2023-12-20 15:0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些“不產基”的公募基金公司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包括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宸未...
受今年A股市場持續震蕩影響,公募基金發行市場整體低迷。近期,公募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大幅縮減,部分機構積極布局債券市場,純債類基金占據了基金發行市場主流。但即便如此,無論從發行數量還是募集總規模來看,公募基金發行于2023年進入“放緩期”已是不爭的事實。
Wind資訊數據顯示,按基金認購起始日統計,截至12月18日,今年以來全市場新成立的基金共計1120只,募集規模合計1.02萬億元。與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彼時全市場新成立的基金數量分別為1346只和1745只,募集規模分別達到1.41萬億元和2.84萬億元。
除了新基金發行節奏放緩外,今年以來還有百余只新基金宣布延長募集期,更有個別新基金產品因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基金合同無法生效只能宣告發行失敗。
部分公募機構從公司整體經營情況、公募基金發行市場募集現狀等角度出發,直接選擇了“一基不發”?!蹲C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在當前境內已發行公募基金產品的14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剔除持有公募牌照的證券公司、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共有12家基金公司在年內暫未發行基金產品。
這些“不產基”的公募基金公司絕大多數為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包括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宸未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對于中小型基金公司“不產基”的原因,北京地區一位公募FOF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當股市持續疲軟震蕩時,公募基金整體發行市場將出現縮水現象,在基金發售遇冷時,相比頭部基金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面臨的挑戰更大。與其承擔‘發行難產’的風險,不如做好存量基金的持續營銷,確保公司盈利穩定。”
記者調研了解到,“重視持營”已成為今年各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常規操作,持營可以根據當前市場行情變化和投資者配置需求,結合存量基金產品自身特點,進行精準營銷,這也是公募面對當前市場調整的重要“發力點”。
另有部分公募機構認為,公募基金也在有意識地控制基金發行的節奏,由于過去兩年有較多新基金成立,若新基金的前期市場表現不好,再進一步發行新產品會影響口碑。
上述FOF基金經理對記者稱:“事實上,從過往市場行情來看,如果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于低位,此時公募基金能夠抓住市場估值低位機遇穩步布局,有望在股市迎來反彈行情時獲得可觀的回報率。”
當然,各家公募基金公司實力懸殊,管理規模及品牌效應出眾的頭部基金公司從未停下腳步,尤其是在發行新產品方面。比如,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等頭部公募今年發行新產品的數量占今年市場發行份額的比重居前。
展望未來,在頭部公募做大做強的同時,中小公募需結合自身優勢,朝著“特色化”“差異化”的目標努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