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14:2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查閱相關公告可知,在收到證監會處罰后再被交易所處分并非個案。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這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提高公司及相關主體的違法成本,倒...
1月3日,興源環境發布公告稱收到交易所關注函。鑒于公司1月2日收到了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提及,公司2016年至2022年年報財務數據及相關披露存在虛假記載,交易所將對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啟動紀律處分程序。
查閱相關公告可知,在收到證監會處罰后再被交易所處分并非個案。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這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提高公司及相關主體的違法成本,倒逼其合規經營。
倒逼企業合規經營
事實上,就在1月1日至1月3日短短3天內,便有4家公司或相關責任人收到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過往的違規行為,這些公司和相關責任人被采取了責令改正、記入誠信檔案等處分。此外,同期還有1家公司收到了警示函,2家公司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2家公司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另有1家公司高管先后收到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
細究其中,一些公司是先被證監會出具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隨即再被交易所處分。
對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多個監管部門出手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可以有三個層面的示范效果:“首先,表明了監管機構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無論是證監會還是交易所,都會依法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其次,連環處罰可以提高公司的違規成本,降低其違規收益,從而起到震懾作用,倒逼公司合規經營;最后,連環處罰也有助于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當投資者看到某些公司因為違規行為而受到嚴厲處罰時,他們會更加謹慎地選擇投資對象,避免陷入風險之中。”
投資者可要求賠償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結合不同公司的違規違法狀況,投資者可以采取的維權措施也有差異。以興源環境為例,從證監會認定的事實來看,興源環境連續多年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2017年4月25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間買入興源環境且截至2023年7月12日持股的投資者,可以依據《證券法》85條之規定要求興源環境賠償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三項損失。
此外,從往期資本市場案例也可以看出,有一些公司因為被處罰觸及退市的相關規定,最終退市。王智斌就此表示,退市并不意味著民事賠償責任的免除。“例如,美好置業存在違規擔保、重大訴訟未及時披露等多項違規,雖然公司最終退市,但根據監管部門查證的事實,2022年6月28日至2023年4月3日期間買入該公司股票且截至2023年4月3日收盤時持股的投資者,可以要求公司賠償部分損失。”
王鵬告訴記者,嚴格的監管對市場是有積極作用的,強有力的監管可以確保市場的公平、透明和穩定,保護投資者權益。同時,嚴監管也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促進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