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08:5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昆侖聯通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這次回復上交所的問詢相關問題共計18個,包括內實控人、董監高現金分紅去向及最終用途等。尤為注意的...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去年6月遞交遞交滬市主板招股說明書,去年11月回復上交所一輪問詢,這家公司到現在再無上市進展!它就是北京昆侖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昆侖聯通)。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昆侖聯通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這次回復上交所的問詢相關問題共計18個,包括內實控人、董監高現金分紅去向及最終用途等。尤為注意的是,昆侖聯通董事長和董秘拿近5800萬分紅款去炒股,并且公司計劃1.7億買房,這讓人們質疑公司IPO的目的純粹性。
大額分紅來理財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昆侖聯通董事長胡衡沅持有昆侖聯通33.69%股份,同時通過擔任昆侖合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合計控制昆侖聯通48.66%的股份,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2020年,昆侖聯通進行現金分紅9993.6萬元。根據一輪問詢回復,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胡衡沅合計分紅3628.94萬元,主要用于炒股以及理財。
其他持股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晉健、昆侖合伙、崔岳、張宏、劉旭梅,持股比例分別為18.71%、14.97%、10.48%、10.10%、5.24%。其中,財務總監兼董秘晉健實際系公司創始股東,成立時便持有30%股權,并擔任主要職務。目前,晉健直接持有公司18.71%的股權,累計分紅款2160.88萬元去向同樣主要為炒股以及理財。吃瓜群眾還想知道,董事長和董秘合計拿出近5800萬元去炒股,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另據了解,本次發行上市,昆侖聯通擬募資5.38億元,其中2.72億元用于業務拓展及服務體系建設項目、1億元用于智能運維平臺升級項目、0.86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0.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在輕資產運營下,昆侖聯通計劃購置商業房產。根據測算,公司現有建筑面積6223.95 m2,而擬使用募集資金在上海購置房產4730 m2,單價3.6萬元/平方米,共計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IPO之前先分紅近1億,又計劃1.7億買房,這讓人們質疑公司IPO的目的純粹性。《電鰻財經》還注意到,截至2022年末,昆侖聯通的資產總額為9.75億元,流動資產為9.39億元,貨幣資金為2.55億元,占流動資產的27.15%,應收賬款為5.88億元,占流動資產的62.62%。負債方面,公司負債總額為6.53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6.44億元,主要為應付賬款,金額達到4.76億元。
市場投資者不免質疑:在輕資產運營模式下,昆侖聯通擬募資購買房地產是否合理?在貨幣資金充足且大額分紅的情況下,募資補流是否有必要?
大客戶均陷生存危機
目前,昆侖聯通作為一家專業的IT基礎架構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給上下游企業提供“聯通”服務,獲取收入實現盈利。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昆侖聯通累計服務的超4500家客戶,覆蓋制造、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總營收比分別為22.93%、18.37%、23.30%,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超過50%或嚴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不過從其前五大客戶的變化看,其業務結構似乎正在向制造企業傾斜,車企大客戶逐漸崛起,但是車企,會是好靠山嗎?
公司第一、第二大客戶分別是寶馬集團和蔚來汽車,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7.80%、6.68%。值得注意的是,蔚來汽車的歸母凈利潤近幾年持續數百億虧損,2021年、2022年分別虧損105.72億元、145.59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再度合計虧損155億元。寶馬集團去年上半年凈利潤也同比腰斬。
在生產過剩的大背景下,車企內卷嚴重,不少企業面臨虧損停產的尷尬境地。由此來說,昆侖聯通的客戶質量并不高,并且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對其持續運營是個不小的危機。
另據《電鰻財經》觀察,2022年新增的大客戶FORTUNE GLOBAL也十分“顯眼”。這家成立于2020年公司,通過開展“中間商”業務,迅速晉升為昆侖聯通第三大客戶。對于這家中間商,招股書中的解釋不多,2022年,公司向諾基亞貝爾采購相關產品,但公司中國香港子公司尚未設立,公司采購產品后,銷售給FORTUNE GLOBAL,由FORTUNE GLOBAL最終銷售給海外客戶并安裝。這是家IDC建設服務商,當年搖身一變成為第三大客戶。
市場質疑,大客戶均現生存危機,該公司如何撐下去?
董事長周邊風險數百條
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胡衡沅目前有12條任職信息,擔任股東4家,擔任高管6家,實際控制權5家企業。尤為注意的是,胡衡沅周邊風險多達123條,預警提醒也有120條。
高風險方面,其曾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昆侖聯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
訴訟方面,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昆侖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高管的上海昆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北京雙健塑料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曾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昆侖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服務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昆侖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其他案由而被起訴……
《電鰻財經》還注意到,其擔任股東的北京雙健塑料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曾因“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而受到行政處罰。
董事長一股獨大,實控5余家公司,且有數百條風險纏身,如此一來,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電鰻財經》將持續關注昆侖聯通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