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8 14:48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康希諾成立于2009年1月,2019年3月登陸港交所,2020年8月在科創板二次上市,成為首個“A+H”疫苗股。新冠疫情一度讓康希諾走在市場聚光燈之下,2021年康希諾營收同比增長了...
3月13日,康希諾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了巴西法院送達的Belcher Farmaceutica Ltda.(以下簡稱“Belcher”)向公司提起訴訟的請愿書、立案通知等相關材料。作為曾經新冠疫苗的合作伙伴,Belcher請求判令康希諾向Belcher支付收益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共計約1.67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41億元)。
《華夏時報》記者電話聯系康希諾董秘辦,截至發稿,對方并未接通。
合作緣起
早在2021年,為向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Anvisa)遞交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的緊急使用許可的申請,同年4月向當地供應商Belcher出具了《授權函》,授權Belcher代表康希諾與當地政府機構就新冠疫苗在巴西注冊和商業化進行協商洽談。
但由于與Belcher合作的重要條件未能及時滿足,康希諾在近2個月后向Belcher發送了《撤銷授權函的通知》,并明確發出當日立即生效。
康希諾指出,除《授權函》外,其與Belcher未曾簽署過其他任何書面協議。但由于與Belcher合作的重要條件未能及時滿足,其于2021年6月10日向Belcher發送了“NOTICE OF REVOCATION OF LETTER OF AUTHORIZATION”(以下簡稱“《撤銷授權函的通知》”),其中明確《撤銷授權函的通知》于發出當日立即生效。
公告指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康希諾新冠疫苗尚未在巴西獲得緊急使用許可,在巴西無任何銷售行為,也未從巴西獲得任何銷售收入。
對于事件的影響,康希諾表示,經對案件情況的梳理及初步分析,公司認為,公司已經撤銷對Belcher的授權,且未曾與Belcher簽署過其他任何書面協議,公司具有較強的抗辯立場,該訴訟案件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記者梳理發現,在進入巴西之前,康希諾的重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包括吸入用劑型)從2022年初開始,相繼在國內外多地獲批使用。其中,2022年5月,世衛組織(WHO)已經將康希諾的重組新冠疫苗納入“緊急使用清單”,同年9月,該產品的吸入用劑型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摩洛哥以及印度尼西亞也分別將該產品納入緊急使用。
而此次巴西為何出海失敗,本報記者試圖電話聯系康希諾方面,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業績失速
康希諾成立于2009年1月,2019年3月登陸港交所,2020年8月在科創板二次上市,成為首個“A+H”疫苗股。新冠疫情一度讓康希諾走在市場聚光燈之下,2021年康希諾營收同比增長了17174.82%,達到近43億元,凈利潤19.14億元。
除新冠疫苗外,公司主要產品為腦膜炎球菌疫苗、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載體)、百白破疫苗、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結核病加強疫苗等。
但很快,隨著新冠疫苗市場需求回落,作為“新冠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諾,顯然也遭遇了業績失速。
2023年業績快報顯示,康希諾全年營收3.57億元,同比減少65.4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47億元,扣非凈利潤-15.63億元,虧損幅度均比去年有所擴大。
對此,康希諾解釋稱,由于新冠疫苗市場需求變化,公司新冠疫苗相關收入較同期大幅下降,并且已經在對新冠疫苗相關產品或產線進行減值。此前,在2023年11月調研中,康希諾曾稱,存貨中新冠疫苗的關鍵物料、半成品及產成品計提減值給財務端帶來的影響已經基本被消化;通用物料預計仍有減值計提,但規模可控。
不斷下滑的業績,也讓康希諾做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定。
2023年4月,上藥康希諾被曝出停產的消息,通知指出,“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2023年的生產計劃,決定從4月4日開始暫停生產線生產,期限約180天。具體復工時間以公司通知日期為準。”
資料顯示,上藥康希諾成立于2021年2月2日,主要用于生產吸入式新冠疫苗克威莎。經過增資后,康希諾、三維生物、產業投資基金分別持有其49.80%、48.96%、1.24%的股權。
2024年2月,基于市場需求下滑的現狀,康希諾宣布將生產重組新冠疫苗的子公司“上藥康希諾”剔除出合并報表范圍。對于終止原因,公告表示,截至2024年2月1日,上藥康希諾取得營業執照已達三年,觸發初始合作期屆滿,一致行動人協議自動終止。
盡管康希諾強調,剔除出合并報表范圍不會對康希諾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但公告依舊提示,未來,若上藥康希諾持續虧損,長期股權投資存在一定的減值風險。
數據顯示,2023年,上藥康希諾實現營收3394.68萬元,同比下降78.49%,凈虧損高達9.56億元。受此影響,康希諾2023年實現營收3.57億元,同比下降65.49%,歸母凈虧損14.4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09億元。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產業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說,整個疫苗產業高速增長的大爆發階段將會告一段落,隨著產業的逐漸成熟,市場上的各個參與方都會逐漸進入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這是大勢所趨。
“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常規疫苗必然會有一個市場回歸的過程,幾乎所有的疫苗產業上市公司,或多或少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這是行業的共性問題,也是必須要承受的行業發展趨勢。”江瀚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