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14:22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東芯股份作為一家聚焦中小容量存儲芯片獨立研發、設計與銷售的存儲芯片設計企業,過去一年中其自身經營也隨半導體產業周期波動,而面臨較大挑戰。2023年該公司歸母...
存儲芯片商東芯股份宣布擬跨界收購GPU公司股權的一紙公告,引起不小波瀾。
5月9日晚間,東芯股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或超募資金向礪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礪算科技”)以增資的方式取得該公司約40%的股權,投資金額預計不超過2億元。
標的礪算科技作為昔日明星公司,曾揚言要將國內第一顆6nm GPU推向市場。然而盡管有創始人團隊履歷及投資人名單的光環加持,依然難抵GPU賽道燒錢屬性,公司也在今年傳出陷入經營困境,員工薪資緩發、產品流片不利。
公告顯示,東芯股份上述對外投資事項目前尚未正式簽署投資協議和意向性協議,尚處于籌劃階段,最終的投資金額、股權比例和投資方案尚未確定。但市場關于東芯股份這樣一家主營利基型存儲的芯片企業,在自身經營在行業周期性波動中面臨挑戰的狀況下,通過收購GPU項目為其增資輸血,究竟能否發揮“1+1>2”的效果?
礪算科技曾受資本熱捧昔日豪言壯語已成空
礪算科技對半導體業內來說并不陌生,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至今仍不足三年,卻是國內GPU行業創業熱潮中的明星企業。其光環的加持,一方面來自于創始人團隊背景,另一方面則在于豪華投資人隊伍。
據了解,礪算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孔德海、宣以方、牛一心,此前均在GPU行業知名公司有近30年的從業經歷。
其中,宣以方畢業于臺灣交通大學,曾是1992年S3公司GPU創始團隊成員并任研發部副總裁,曾領導實現15代GPU芯片量產;孔德海1984年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本科專業,自1992年起從事GPU芯片研發,是中國第一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設計師,在硅谷有20多年芯片研發、管理、投資經驗,曾在中美GPU公司任管理職務,還曾參與創立三個硅谷天使基金;牛一心在1994年加入S3,是首個S3D引擎的研發者,也是全球第一代3D加速GPU芯片ViRGE的負責人。
2022年,也就是礪算科技成立的第二年,這家公司便因接連完成數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天使輪融資,以及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受到產業和資本圈的關注,其資方包括達泰資本、將門創投、萬物創投、海松資本、協立創投、君桐資本、活水資本、哲方資本等眾多機構。
據礪算科技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孔德海此前公開介紹,礪算芯片采用公司自研架構和指令集,主要做高性能圖形渲染,而不做AI加速GPGPU,應用方面主要覆蓋桌面PC、筆記本電腦等端側設備,也包含汽車等邊緣產品,以及能夠滿足數字內容、建筑設計、智慧城市、數字孿生、云游戲、元宇宙等高性能云端渲染需求。
然而,作為有著半導體投資人試金石之稱的CPU/GPU賽道,即便是明星創始人+靠譜團隊+眾多投資方的組合,也并不能掩蓋項目失敗風險高的事實。
比如,孔德海就曾在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后接受媒體采訪稱,正在籌劃在2023年實現將國內第一顆6nm GPU推向市場,并且性能要對標國際一線企業產品,即英偉達RTX系列GPU。但如今看來,這一計劃已然落空。
不僅如此,今年該公司還曾傳出降薪、緩發員工工資的消息。另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查閱工商資料關注到,孔德海、宣以方、牛一心三人在公司主要人員和股東名單中已不見身影。
截至今日(5月10日)《科創板日報》記者發稿,該公司方面暫未就以上關切予以回應。
擬并購輸血GPU項目研發管理能力或成“癥結”所在
東芯股份在公告表示,關于投資目的,系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公司豐富產品線,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提升公司的市場空間,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今日(5月10日),《科創板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東芯股份證券部后,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其只是擬投資的狀態,暫時還沒有進一步的進展,“這件事情有風險,還沒有正式的方案出來,還在比較早期的階段。GPU產品涉及到的技術比較多,跟公司原有業務的協同性和具體細節,公司也還在判斷當中。”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公告前的一個交易日(5月9日),東芯股份股價未聞先動,盤中突然拉漲,收報漲4.71%。今日(5月10日)開盤后,該公司股價一度跌超7%。
對于股份收購事宜,有投資者放言東芯股份這是要對標英偉達,但也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稱,“區區2億元就敢對標英偉達了?”
有接觸過礪算科技的半導體產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GPU項目的投資是持久戰,“之前是壁仞,現在是礪算科技,后面可能都會陸續爆發出問題”。
該人士直言,癥結在于研發管理,如果搞不定研發管理的問題,即使是有上市公司并購輸血也沒有用。“礪算科技在GPU研發管理上是有問題的,東芯也不懂這塊管理”。
據了解,東芯股份作為一家聚焦中小容量存儲芯片獨立研發、設計與銷售的存儲芯片設計企業,過去一年中其自身經營也隨半導體產業周期波動,而面臨較大挑戰。2023年該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達3.06億元,全年營收同比“腰斬”;進入今年一季度,營收下降14.21%,歸母凈利潤虧損進一步擴大。
峰華投資創始合伙人章金偉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表示,GPU研發通常需要管理大幾百號或千號研發,十多條研發管線,同時朝著幾個指標一起去耦合的過程,“又要高效,又要保證耦合,這個難度想想就可怕”。
對GPU項目來說,有資金并快速找到應用場景很重要,章金偉表示,對于創業公司而言,就是要盡快找到能使得現金流回正的落地場景,無論用什么方式,否則沒有哪家公司可以依靠投資機構的錢去填補大算力芯片嗜血的空洞。
“英偉達的幸運是在于有先發優勢,同時又很快找到了PC圖形顯卡這個落地方向,使得他們可以在這條路上持續走下去。”在章金偉看來,國內另一家關注GPU研發的巨頭公司,優勢則是他們的多業務輸血和驗證,“其他廠商誰還要做這個,恐怕真的就是最后連灰都看不到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