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11:03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太美醫療科技稱,虧損主要歸因于公司的銷售成本、行政開支、研發開支及銷售開支。自2013年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于可預見的未來,包括2024年,公司還將繼續處...
經歷去年闖關科創板未成,今年初港股招股書失效后,國內醫藥SaaS(軟件運營服務)龍頭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醫療科技”)繼續推進港股上市步伐。
7月30日,太美醫療科技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太美醫療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在中國專注于醫學科學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設計及提供行業特定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以加速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等醫學科學產品的研發及營銷。
灼識咨詢資料顯示,以2023年的收入計算,太美醫療科技是中國醫學科學研發和營銷領域最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為生命科學行業提供從研發到營銷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為1400多家醫藥企業及受托研究機構提供服務,覆蓋全球25大醫藥企業中的21家及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中的90家。
太美醫療科技財務表現
財務數據方面,太美醫療科技2021年至2023年全年收入分別為4.66億元、5.49億和5.73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2.2%。收入增長的同時,太美醫療科技還未實現盈利,2021年至2023年虧損分別為4.79億元、4.23億元、3.56億元,今年第一季度虧損1.18億元。
太美醫療科技稱,虧損主要歸因于公司的銷售成本、行政開支、研發開支及銷售開支。自2013年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于可預見的未來,包括2024年,公司還將繼續處于虧損狀態,但公司已實施一系列新舉措及精簡計劃,相信該等舉措及計劃將有助于充分有效地管理經營開支。
業務層面,太美醫療科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主要是云端軟件及數字化服務。其中,云端軟件收入分別占2021年、 2022年及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的42.3%、38.4%、35.2% 及34.3%。同期,數字化服務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57.6%、61.6%、64.5%及65.7%。
太美醫療科技毛利和毛利率數據
毛利率方面,2021年至2023年呈現下降趨勢,分別為35.3%、33.8%、31.2%,而2024年第一季度又達到37.5%。對于上述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太美醫療科技在最新的港股招股書稱,在擴大數字化服務品類的同時,產生的開支(主要為臨床研究相關成本)增加。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上漲的原因則主要是由于持續的業務擴張導致2024年前三個月的數字化服務及SaaS產品的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公司2023年精簡人員結構導致員工成本大幅下降。
對于未來的發展前景,太美醫療科技在招股書強調核心客戶留存數據:2021年至2023年核心客戶(指過去十二個月貢獻收入50萬元或以上的客戶)的留存率分別91.2%、94.7%和87.3%。同期,整體客戶留存率分別為82.0%、82.8%及77.8%。此外,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金額超過16億元,涉及云端軟件產品及數字化服務項目約3500個。公司能夠提供超過40項軟件產品和數字化服務,2023年購買三種及以上產品或服務的客戶的收入貢獻為77%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太美醫療科技在沖刺科創板上市時經歷了三輪審核問詢。在第三輪審核問詢函中,該公司提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太美醫療科技擁有在手訂單合計約16.35億元。太美醫療科技在這份回復函中稱,公司在手訂單金額充足,主要實現收入時間在2023年,對未來業績實現提供了保障,前五大在手訂單客戶均為下游知名的國內外醫藥企業/申辦方,均為非關聯方訂單,且在手訂單的各項解決方案毛利率均維持穩定或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銷售增長具備可持續性。
太美醫療科技股權情況
成立十多年,太美醫療科技經歷了多次融資,包括騰訊、經緯創投、凱風創投等,累計融資超2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創始人趙璐持股17.29%,同時,趙璐通過持股平臺持有公司股本總額的約16%,合計控制太美醫療科技約33%股權,是公司單一最大股東集團的成員。此外,騰訊和經緯創投均持有太美醫療科技超10%的股份,為前兩大機構投資方。
招股書顯示,趙璐46歲,擔任太美醫療科技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在醫藥及醫學科學產業擁有逾23年的經驗。在太美醫療科技之前,趙璐曾在上海信誼藥業有限公司、先靈葆雅(中國)有限公司等藥企擔任銷售工作。
對于此次IPO募集資金用途,太美醫療科技在招股書中稱,約35%用于優化并升級TrialOS平臺和PharmaOS平臺及其各自的云端軟件與數字化服務;約30%提升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強化銷售和營銷能力;選擇性地尋求能擴充其現有產品和服務品類,擴大客戶基礎并提升技術能力的戰略投資和收購,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