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09:06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炳瑤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合合信息是一家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科技企業,基于自主研發的領先的智能文字識別及商業大數據核心技術,為全球C端用戶和多元行業B端客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產品...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2023年10月17日,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合信息)科創板IPO注冊生效,但此后該公司的IPO進程再無消息。
招股書顯示,合合信息是一家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科技企業,基于自主研發的領先的智能文字識別及商業大數據核心技術,為全球C端用戶和多元行業B端客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產品及服務。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合合信息計劃募集資金14.9億元,2022年該公司的十位高管的薪酬合計近2000萬元,平均每位年薪近200萬元,而該公司每年享受著超過3000萬元的政府補助,且其各項流動性指標均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此次IPO,該公司的全部募集資金將用于研發相關項目,但其毛利率卻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其科創屬性遭到交易所問詢。近年來,合合信息的付費用戶比例逐年下降。
十高管薪酬近2000萬 近兩年每年拿政府補助3000多萬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合合信息計劃募集資金14.9億元,其中,7.6億元用于人工智能C端產品及B端服務研發升級項目,3.5億元用于商業大數據C端產品及B端服務研發升級項目,2.1億元用于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升級項目,1.6億元用于商業大數據核心技術研發與數據中臺建設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合合信息并沒有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該公司在過去幾年也沒有現金分紅,作為一家沖刺科創板的公司,上述情況比較正常。然而,該公司的高管們拿著不菲的薪酬。
2022年,合合信息的董事長、總經理鎮立新的薪酬為419.94萬元,董事、副總經理陳青山的薪酬為239.33萬元,董事、副總經理龍騰的薪酬為279.27萬元,董事湯松榕的薪酬為195.33萬元,董事、董事會秘書劉忱的薪酬為165.45萬元,財務總監葉家杰的薪酬為210.78萬元,監事沈東輝的薪酬為106.71萬元,監事劉雅琴的薪酬為104.95萬元,自然語言算法研發總監140.84萬元,圖像算法研發總監郭豐俊的薪酬為113.68萬元。
由此可見,合合信息的上述十位高管的薪酬合計1976.28萬元,上述每位高管的薪酬平均接近200萬元。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合合信息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總額分別為1829.91萬元、2131.49萬元和2151.79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4.14%、15.47%和7.7%。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管們享受著高薪的同時,合合信息卻每年收到巨額政府補助。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1436.46萬元、3247.85萬元和3714.16萬元。
此外,合合信息的各項流動性指標和資產負債率均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62倍、1.63倍和2倍,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1.96倍、7.55倍和5.54倍,明顯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合合信息的速動比率分別為1.62倍、1.63倍和2倍,而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1.96倍、7.55倍和5.54倍。報告期內,合合信息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5.79%、52.73%和47.88%,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12.17%、17.84%和19.8%.
毛利率落后于同行 科創屬性遭問詢
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合合信息的全部資金將用于與研發相關的項目。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696.8萬元、23829.24萬元和27990.1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87%、29.57%和28.32%。
報告期內,同行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23.76%、28.9%和32.19%,與合合信息的差距并不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合信息及其控股子公司已取得發明專利授權合計117項,其中中國境內發明專利授權78項,境外發明專利39項;若將基于同一優先權申請在不同國家/地區獲批、內容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發明專利的視為同族專利,且同族專利僅記為1項,則中國境內外專利合計為79項。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合信息及其子公司的研發人員合計499人,占當期員工總數的55%。
然而,在研發投入占比較高的情況下,合合信息的毛利率卻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報告期內,合合信息的毛利率分別為84.33%、83.44%和83.77%,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92.04%、91.74%和90.16%。
事實上,合合信息的“科創”成色曾遭到了上交所的質疑。目前,合合信息所處行業阿里、百度、華為、騰訊等眾多互聯網巨頭早已入局,而且如今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已經發展較為成熟。
因此,上交所在首輪問詢函中提出,要求合合信息說明核心技術是行業通用技術還是專有技術,且是否依賴第三方硬件等。盡管合合信息回復稱核心技術為其創新和自主研發,且不依賴與第三方硬件,但從上述行業發展狀況來看,公司主營業務的差異化特征仍未有明顯區分。
而且,值得關注的是,合合信息嚴重依賴的這三款App,由于涉及到復雜場景文字識別、大數據挖掘等技術,也對個人用戶隱私構成一定威脅。合合信息在招股書中透露,公司可能面臨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保護相關風險。“可能因侵犯個人隱私被投訴或受到主管部門處罰,或因侵犯個人隱私及個人信息相關權益導致訴訟或仲裁等糾紛,可能對公司市場聲譽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付費用戶比例逐年下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合合信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7,824.64萬元、80,578.16萬元和98,846.18萬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2,952.93萬元、14,448.32萬元和28,372.03萬元。
報告期內,合合信息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三大主要產品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啟信寶。
報告期各期,掃描全能王總用戶數分別為67,859.84萬個、83,606.84萬個和98,901.53萬個,付費用戶數分別為364.14萬個、434.36萬個、508.19萬個,對應付費用戶比例分別為0.54%、0.52%和0.51%。
報告期各期,名片全能王總用戶數分別為4,431.96萬個、4,997.88萬個和5,539.64萬個,付費用戶數分別為8.24萬個、8.28萬個和8.43萬個,對應付費用戶比例分別為0.19%、0.17%和0.15%。
報告期各期,啟信寶總用戶數分別為2,092.75萬個、2,683.4萬個和3,115.67萬個,付費用戶數分別為22.36萬個、20.46萬個和17.56萬個,對應付費用戶比例分別為1.07%、0.76%和0.56%。
報告期內,合合信息三大主要產品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啟信寶總用戶數是逐年增長,但是付費用戶比例卻逐年下降,其中啟信寶在總用戶數逐年增長的情況下,其付費用戶數卻逐年下降。
另外,報告期各期,掃描全能王老客戶年VIP續費率分別為45.93%、44.05%和39.42%;啟信寶老客戶年VIP續費率分別為40.27%、40.05%和37.29%,報告期內,該公司掃描全能王和啟信寶老客戶年VIP續費率也是逐年下降,其中掃描全能王為合合信息三大主要產品中最核心的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