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10:57 | 來源:和訊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奧比中光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等,提供的3D視覺感知技術能夠模擬人類眼睛的功能,完整重現各類三維場景,助力各類智能終端及下游場景“看懂世界”的能力...
連續五年虧損、專注于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的奧比中光繼續虧損。近日,奧比中光披露2024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增長近三成、歸母凈利潤虧損超5000萬元、歸母扣非凈利潤虧損8000萬元,經營現金流凈額同比繼續凈流出。奧比中光業績上的虧損不休,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按照奧比中光的解釋,目前造成虧損、遲遲難以盈利的主要兩點為:相關產品僅在部分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導致收入規模相對較小;短期營業毛利無法覆蓋持續高水平研發投入。
五年虧損超20億元
今年上半年再現虧
連虧多年后,奧比中光至今仍未盈利。近日,奧比中光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收錄得2.13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母凈利潤、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錄得:-0.53億元、-0.81億元,上一年同期則分別錄得:-1.40億元、-1.69億元。
從上半年來看,營收大增的同時,虧損也大幅縮減。對此,奧比中光給出解釋稱,主要系報告期營業收入增加及經營費用減少所致。
從“三費”來看,報告期內,奧比中光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錄得:0.34億元、0.54億元、-0.27億元(上一年同期為-0.16億元),合計約0.6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28.64%。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微增0.07%,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4.28%。對于財務費用的變動,奧比中光表示,主要系本報告期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盡管今年上半年虧損同比大幅縮減,然而,未盈利是不爭的事實。并且,拉長時間線來看,于2022年度上市的奧比中光,其最近五年凈虧損已高達20億元。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2023年,奧比中光錄得凈利潤分別為:-5.16億元、-6.15億元、-3.11億元、-2.90億元、-2.76億元。
對于至今仍未盈利,奧比中光給出了兩點主要原因:第一,公司3D視覺感知技術相關產品目前僅在部分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因此目前收入規模相對較小;第二,為把握行業發展窗口期,搶占未來規模商業化階段的市場機遇,公司按照“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進行技術研發儲備布局,在人才、技術戰略圍繞中長期布局規劃,仍保持著較高水平的投入,導致短期營業毛利規模無法覆蓋中長期布局投入需求。
奧比中光表示,若公司不能盡快實現盈利,在短期內無法完全彌補累積虧損,將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指出的是,奧比中光最近五年的凈虧損合計達20.08億元。
產品應用領域廣泛
規模化應用領域有待拓展
公開資料顯示,奧比中光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等,提供的3D視覺感知技術能夠模擬人類眼睛的功能,完整重現各類三維場景,助力各類智能終端及下游場景“看懂世界”的能力。
應用方面,奧比中光稱,公司現有產品的技術路線橫向涵蓋結構光、iToF、dToF、Lidar等主流技術,截至目前已在生物識別(線下刷臉支付、醫保身份核驗、智能門鎖等)、AIoT(機器人視覺、三維掃描重建、3D打印等)、工業三維測量(三維全場應變測量等)等應用領域實現多項具有代表性的商業應用。
另外,筆者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發現,有關公司的產品應用場景,奧比中光還提及手機、游戲制作及影視劇拍攝等泛娛樂場景、運動健身等場景。
雖然產品的可應用場景范圍廣,不過,如上述所言,奧比中光僅在部分領域實現了規模化應用,導致收入規模比較小。并且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2023年,奧比中光的年度營收整體下滑了將近四成。
據了解,3D視覺感知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由早期的工業級成功向消費級拓展,且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寬。目前,3D視覺感知可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智能家電、智能汽車、智能安防、刷臉支付、新零售、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工業機器人、測量檢測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備受關注,尤其是智能手機領域。
業內指出,未來,包括智能汽車、智慧交通、工業機器人等在內AIoT領域將是3D視覺感知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據統計,2019年全球3D視覺感知市場規模為50億美元,且市場規模將快速發展,預計在2025年達到150億美元,2019-202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
不過,對于奧比中光而言,其目前在多個領域仍未實現規模化應用。今年,7月8日,奧比中光回復投資者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與部分人形機器人客戶進行3D視覺方案的適配和送樣測試,但因未達到法定披露要求和商業保密需要,公司無法就與特定客戶合作內容進行選擇性對外披露。另外,今年7月17日,奧比中光回復投資者表示,公司目前尚未與汽車領域客戶達成量產合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奧比中光收入規模相對較小、營收近五年整體下滑超39%的同時,其毛利率同期亦從59.37%下滑至42.65%,引發投資者關注。業內指出,毛利是所有企業賺錢的基礎,如果毛利降低了,銷售和研發再怎么降本增效,最后利潤也更難做出來。對于毛利率影響因素,奧比中光在2023年度報告中提及,毛利率水平主要受產品銷售價格變動、原材料采購價格變動、市場競爭程度、產品更新換代因素的影響。
研發持續高投入
最近五年研發占比平均約90%
如前述所言,奧比中光持續多年虧損背后,一個重大原因是短期營業毛利規模無法覆蓋高水平研發投入。數據顯示,2019年-2023年,奧比中光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2.06%、110.68%、81.73%、108.86%、83.61%,平均高達89.39%。
對于持續高研發投入,奧比中光曾在招股書中提及,3D 視覺感知行業處于發展期初期,細分應用場景需求逐步增多,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把握行業技術布局窗口期,持續鞏固并提升公司在 3D 視覺感知行業競爭力,面向全球市場競爭,公司制定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布局”技術發展戰略,在現階段營業收入及毛利規模成長初期情況下,依托自有資金投入,持續保持并加大研發的投入,特別是著眼于中長期技術布局的研發投入,為迎接中長期市場需求爆發奠定基礎。
據了解,奧比中光的研發費用主要包括研發人員職工薪酬、股份支付、技術服務費、折舊與攤銷、租賃及物業費、材料投入等。從最近五年來看,職工薪酬占比分別為:34.99%、64.97%、67.81%、68.77%、65.12%。從研發人員數量變化來看,2019年度錄得研發人員平均人數為426人,研發人員年平均薪酬為30.43萬元;2023年度,研發人員的數量錄得364人,研發人員平均薪酬為53.77萬元。
在招股書中,奧比中光表示,相較于研發端面向中長期技術布局的高強度投入,銷售端收入轉化存在一定時滯,造成短期持續虧損。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中除包含對已有產品持續迭代及客戶需求進行研發投入外,亦包括大量在未來 1-2 年后才可能產生收入的項目研發投入,而這些項目研發投入大,但報告期內尚未產生收入。
例如在芯片端研發投入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搭載芯片主要以 MX400、MX6000 和 MX6300 等 2018 年及以前的研發成果為主,公司在報告期投入研發的 MX6600 深度引擎芯片(進入量產階段)、iToF 感光芯片(待量產)、AIoT 數字算力芯片、dToF 感光芯片、高分辨率結構光專用感光芯片等多款芯片陸續在2021 年底及以后交付研發端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或獨立銷售。在應用算法研發投入方面,公司從事的三維掃描應用算法開發/骨架算法開發/SLAM 算法開發等均投入較大,但在報告期仍未完全形成產品化,進而未能產生銷售收入;在車用激光雷達方面,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但實現批量量產銷售仍需要數年時間。
截至2023年年末,“面向 3D 視覺感知的 AIoT算力芯片設計研發”、“高性能被動雙目深度引擎芯片設計研發”、應用于“機器人、無人機、車等領域”的“基于 dTOF 技術的新一代全固態激光雷達研發及產業化”均處于“研發階段”。
或考慮到持續多年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導致業績持續多年虧損,而為扭轉這一局面,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奧比中光的研發占比已經下滑至50%以下、錄得49.77%。對此,奧比中光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系本報告期公司戰略聚焦,進一步提升運營管理能力所致。
接下來,奧比中光能否盡快扭虧為盈,留待時間檢驗。二級市場方面,奧比中光上市兩年多,其股價整體下滑超4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