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5:08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已非年內首次因保薦項目業績“變臉”而觸及監管紅線。1月12日,中國證監會曾發布公告表示,中信證券保薦的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可轉債項目,發行...
北交所同日下發兩則警示函,直指兩家券商保薦項目業績“變臉”問題。8月26日,北交所連發公告指出,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均存在保薦項目在上市當年即發生虧損的情況。事實上,中信證券已非年內首次因相關問題觸及監管紅線。在近年來監管多次關注券商保薦項目業績“變臉”問題的背景下,有業內人士指出,保薦項目上市當年即發生虧損,可能影響整個證券市場的信用。上述情況反映出相關保薦代表人未能勤勉盡責,此外,或也反映出保薦機構合規性、專業性不足。
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收警示函
8月26日,北交所發布公告表示,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及保薦代表人陳健健、趙倩保薦的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達科技”)于2023年3月23日在北交所上市,且選取的上市標準含凈利潤標準。據安達科技2024年4月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安達科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34億元。
換言之,安達科技在上市當年即發生虧損,因此,北交所對中信證券、陳健健、趙倩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同時,要求其勤勉盡責開展工作,切實履行保薦職責。
無獨有偶,同日,北交所也發布公告指出,國信證券及保薦代表人劉洪志、朱星晨保薦的利爾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爾達”)同樣在上市當年即發生虧損,國信證券及相關保薦代表人均被出具警示函。具體來看,利爾達于2023年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但其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利爾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831.71萬元。
事實上,此前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均已因上述問題相繼于今年5月和8月被浙江證監局、貴州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就公司收到警示函后有何具體整改計劃以及未來如何避免相關情況再度發生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上述機構,但截至發稿未收到有效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已非年內首次因保薦項目業績“變臉”而觸及監管紅線。1月12日,中國證監會曾發布公告表示,中信證券保薦的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可轉債項目,發行上市當年即虧損、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因此,中國證監會決定對中信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同時,毛宗玄、朱瑋作為保薦人,被中國證監會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嚴監管推動機構提升合規能力
事實上,保薦項目業績“變臉”問題近年來已多次受到監管關注。回顧此前,因保薦山西永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貴州永吉印務股份有限公司可轉債項目存在發行人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等情形,今年1月,中國證監會分別對中德證券和萬和證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彼時,多位保薦代表人也均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再向前追溯,近兩年來,還曾有保薦代表人因保薦項目上市當年即虧損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具體來看,申萬宏源證券原保薦代表人楊曉、張仕源保薦的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項目,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即虧損。彼時,中國證監會對上述人員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六個月措施的決定,在2022年12月13日至2023年6月12日期間,不得擔任證券公司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相關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券商保薦項目業績“變臉”,可能對整個資本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相關項目上市后,一些中小投資者跟隨買進,此時遭遇上市當年即虧損情形,可能影響整個證券市場的信用。
“當前,中國證監會針對保薦代表人的違規處罰機制,已不單是警示,而是從其職業生涯考慮,對其違規‘污點’進行記錄,以嚴厲的威懾督促保薦代表人勤勉盡責守信。”王紅英補充表示。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總結稱,券商保薦項目上市當年發生虧損,反映出中介機構未能勤勉盡責,此外,或也反映出保薦機構合規性、專業性不足。在監管趨嚴背景下,保薦代表人與保薦機構需要對項目負責。而避免保薦項目業績“變臉”,還需要各家券商不斷提升合規性、專業能力,不斷增強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合規水平,合規經營以增強自身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