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4:52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創新藥公司,主要為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抗體偶聯藥物)創新藥物。...
這家成立僅五年的創新藥公司欲沖刺港股IPO。
近期,映恩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請,欲在港股IPO。據悉,摩根士丹利、杰弗瑞、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
依靠明星資本加持,成立僅五年的映恩生物,在兩年多內估值大增近15倍,背后離不開實控人的“人脈”。同時,成立五年累計虧損超8億的情況下,實控人卻擁有兩年合計超千萬的高薪酬。
入不敷出
映恩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創新藥公司,主要為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抗體偶聯藥物)創新藥物。
據悉,映恩生物有12條ADC管線。目前,6條管線進入臨床階段。短短五年時間,映恩生物已將部分管線推至臨床后期并尋求上市,成長“神速”。
但目前,映恩生物仍未盈利,尚無產品獲批上市,管線進程最快的為DB-1303/BNT323的首個適應癥,目前正處于臨床三期,預計最早將于2025年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申報加速批準。
目前,其營收靠對外授權支撐。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月—3月(下稱“報告期”),其營收分別為0.016億元、17.87億元、6.41億元。其中,來自許可及合作協議的收入分別為0元、17.81億元和6.41億元。
但由于研發投入較多,映恩生物入不敷出。財務方面,據招股書,報告期內映恩生物的虧損累計達8.13億元。同期,研發開支累計達12.1億元。
有意思的是,在公司虧損的情況下,映恩生物創始人的朱忠遠的薪酬頗高。
2022年—2023年,朱忠遠薪酬分別達818.3萬元、1854.4萬元,兩年薪酬合計約2672.7萬元。同時,朱忠遠有意拿回第一大股東之位。在IPO前,朱忠遠通過映恩生物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計劃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將上升至22.2%,超過第一大股東。
據悉,朱忠遠畢業于南開大學生物系,擁有麻省大學醫學院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MBA學位。資料顯示,朱忠遠在投資機構有過多年任職經驗,其曾任通和毓承及Wuxi Healthcare Ventures的合伙人,以及在海納亞洲基金、景林投資等投資機構任高管。朱忠遠投資或孵化過鳳凰醫療、基石藥業、榮昌生物等生物技術公司。
藥明生物加持
在各類明星資本的加持下,映恩生物的估值兩年多大增近15倍。
2020年4月,映恩生物成立次年,迎來了種子輪融資。
對應公司投后估值為1300萬美元。
6D Capital、6D Affiliates(統稱6D)合計出資200萬美元,APHN、King Star Med也參與了此輪融資。增資完成后,朱忠遠、6D、APHN、King Star Med分別持有映恩生物50%、30.78%、11.54%及7.69%的股份。
2022年9月,映恩生物完成了B+輪融資,投資者包括阿斯利康中金基金、中新創投等,上述投資者合計向公司增資1.15億美元,映恩生物投后估值達到2.03億美元。
也就是說,較兩年前,映恩生物的估值大增14.65倍。
其中,藥明系和實控人朱忠遠有所關聯,且對映恩生物貢獻頗多。
據悉,朱忠遠曾是通和毓承的合伙人。而通和毓承正為藥明系投資機構。藥明康德把風險投資部門毓承資本獨立分拆后,于2017年和通和資本合并成為通和毓承,成為醫療健康領域較大的投資機構。
同時,藥明系同樣也是映恩生物投資人之一。
在映恩生物的A輪融資中,WuXi Venture投資了400萬美元。APHN、King Star Med繼續增資,Golden Sword則新加入,三者向映恩生物合計增資1850萬美元。
招股書顯示,WuXi Venture是藥明生物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兩度參與映恩生物的King Star Med也與藥明系頗有關聯。
招股書顯示,King Star Med的實控人為林向紅,林向紅目前是紐爾利投資的董事長,藥明康德同樣為紐爾利投資的合伙人之一。同時,林向紅曾任元禾控股董事長,元禾控股則通過中新創投參與了映恩生物B輪融資。
藥明系的加持不止于此,據了解,映恩生物已與海內外多個跨國藥企達成多項授權合作。其中,公司核心產品之一DB-1311的單抗是由映恩生物自藥明生物引進而來。
除了藥明系外,朱忠遠還“拉”來了其他投資。
參與映恩生物種子輪融資的6D與實控人朱忠遠存在關聯,其于2018年—2019年在6D Capital中擔任合伙人。
此外,映恩生物B輪以及B+輪投資方,則多與泰格醫藥相熟。
B輪及B+輪融資中,投資者包括上海楹伽、華蓋人民幣、中新創投、七晟醫藥、泰鯤、阿斯利康中金基金等。
其中,阿斯利康中金基金、泰鯤、華蓋人民幣以及上海楹伽均與泰格醫藥關聯度頗深,而泰格醫藥在多個投資標的上與藥明系保持一致。
實控人朱忠遠在投資圈浸淫多年,在生物技術創業及風險投資領域積攢起來的人脈網絡讓映恩生物有了源源不斷的投資。在多方資本的加持下,映恩生物迅速被催熟。但ADC技術平臺競爭激烈,能否脫穎而出還要看映恩生物后續研發實力和市場表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