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第11年蘇寧重推場景零售 價格戰將成為過去?
十年彈指一揮間,蘇寧無論在自營還是收購,始終堅持回歸零售的本質,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聚焦場景布局。
一款“抗癌藥”治愈業績 貝達藥業終于能正增長了
該公司半年報顯示,貝達藥業是一家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為核心,集醫藥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3年對賭業績超2億 科創新源并購東創精密加碼5G布局
科創新源在5G的布局更加豐富,公司發展后勁更足。
長陽科技IPO:研發投入占比低 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
《電鰻快報》了解到,作為一家即將登陸科創板的公司,長陽科技研發投入占比遠低于同行公司,資產負債率卻遠高于同行公司,大量資產被抵押或質押,該公司仍面臨這眾多問題。
業績虛胖令人憂!未名醫藥最高預增3.5倍卻無營收支撐
從第三季度業績預告來看,該公司第三季的營收狀況應該沒有大的改觀。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僅增長了1.98%,幾乎原地踏步。
市值高達1183億的愛爾眼科擬收購28項資產 10月23日停牌
形式上收購3家公司:天津中視信100%股權、湛江奧理德視光學中心100%股權、宣城市眼科醫院80%股權。
智飛生物業績大漲難掩成本激增 5億元增資全資子公司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之前智飛生物發布第三季度業績預告時曾表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續推動疫苗產品生產、銷售、產品進出口及推廣等工作。
中材科技三季報凈利潤10.19億元 旗下3家玻纖業務子公司不注入體內
《電鰻快報》發現,中材科技的扣非凈利潤和現金流兩項指標的表現更為突出。
鋼研納克IPO:盈利靠稅收及政府補貼 資產質量持續變差
鋼研納克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公司研發進展不順利,或技術研發成果未能立刻實現產業化,或未能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公司的已經業績將會受到一定影響。
形勢所逼?科倫藥業全資子公司擬引入外部投資者
股份制改造可為伊犁川寧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條件下邁入資本市場奠定基礎,保障伊犁川寧可持續發展。
科創板首現暫緩表決 前期上市企業“科創”屬性突出
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醫藥的創新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和市場營銷。
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終止增持公司股份 ST康美重整業績遙遙無期?
在業績大幅下滑,市場對其失去信心的情況下,康美藥業也采取了自救行動。
普洛藥業靠降費和投資收益能否實現業績高速增長?
被合并方康裕保健食品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生產膠囊、顆粒劑類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研究。
嘉事堂轉讓虧損子公司 “瘦身健體”能否扭轉業績頹勢?
陜西嘉事堂是2016年11月份上市公司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取得該公司實際控制權用于開拓以陜西為中心的中航項目GPO藥品經營業務。
博瑞生物詭異闖關科創板:產品價飆升208倍 每斤原料藥超億元賣給誰
《電鰻快報》注意到,2019年1-3月份,公司部分境外銷售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但銷量極低。較為詭異的是,博瑞生物米卡芬凈原料藥境外銷售價格,從2018年的126.43萬元/kg,飆升至2019年一季度的26522.93萬元/kg,漲幅高達208倍。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