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息還是警醒?又一家上市公司與瑞華會計事務所“切割”
今年以來,瑞華會計事務所一直面臨著“解聘潮”,這也是該公司自討苦吃。2019年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之一莫過于*ST康得和ST輔仁的財務造假,而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合作審計機構都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
易天股份IPO有貓膩:存貨占比高企 跌價計提緣何下調?
《電鰻快報》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了解到,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該公司存貨占比在大幅增長,同時悄悄調低了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此外,該公司三家子公司中有兩家處于虧損狀態。
12月第二批科創板獲全員通過 財富趨勢七年等待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財富趨勢所處軟件行業對技術升級和產品更新要求較高,2016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3.37%、15.71%、15.62%和21.74%。
利德曼終止收購科亦生物 涉足分子診斷領域受阻 業績下陷還將繼續?
終止此次收購后,利德曼表示將收回已支付的股權意向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其他項目投資,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華潤微電子IPO:會有哪些投資者前來買單?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華潤微電子共有16家境內控股子公司,20家境外控股子公司以及1家參股公司。控股子公司共有7家分支機構。
業績連年下滑 股東頻繁減持 迦南科技路“加難”
該公司的非自然人股東南京比遜擬自本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245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95%。
聚杰微纖IPO:子公司環保弄虛作假偷排污水 原材料數據變臉
《電鰻財經》注意到,聚杰微纖子公司吳江市聚杰微纖染整有限公司(簡稱”聚杰染整“),多次因環保問題被處罰,該公司員工曾在環評和環保部門監管中弄虛作假、偷排污水。
股價5跌停市值蒸發45億 是誰在“黑”創力集團
12月6日晚間,創力集團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購等重大事項。
九強生物聯手國藥投資“進軍”免疫組化試劑 業績增長還能否突破?
事實上,此次收購可以看作是九強生物在一定范圍內的多元化。該公司為何要多元化其業務?這與目前該公司的業務特點有關。
凌志軟件IPO疑云:研發占比持續下降 人均創收僅行業平均1/3
電鰻快報》注意到,盡管凌志軟件已成功過會,但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較低,公司員工抱怨該公司技術水平低,而且,凌志軟件人均創收能力遠低于行業平均,僅為行業均值的1/3.
復星醫藥原研藥仿制藥審評均獲進展 業績增長有戲?
該公司12月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關于阿莫西林膠囊(以下簡稱“該藥品”)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批件號:2019B04284),該藥品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本周科創板上會企業全員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商成功闖關
據悉,該公司是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承擔了北京市、海南省、四川省、湖南省的省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的建設,承擔了廣州市、南昌市、西安市、成都市等10余個地級以上城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的建設。
未名醫藥控股股東1.76億股全部凍結 業績全靠參股子公司還能走多遠?
11月30日,未名醫藥還解散和清算了一家孫公司—未名西大,該孫公司是未名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于2013年6月3日合資成立,注冊資本人民幣1000萬元,其中未名生物占股75%,加方占股25%。
硅產業IPO窘境:核心產品產能利用率斷崖 關聯交易飆升
《電鰻財經》注意到,硅產業收入規模越高,公司虧損額度就越大。而且,公司2019年1-9月份,核心產品300mm半導體硅片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在此情況下,公司仍擬在該項目使用募資17.5億元。
急眼了!雙成藥業 5000萬元賣產權賣技術只求扭虧
雙成藥業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次簽署《產品權利轉讓協議》有利于推動公司長遠發展,提升和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符合公司及股東利益。協議簽署實施,預計增加上市公司凈利潤人民幣3750萬元左右。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