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基金最快周五上線 統一限額10億或遭“哄搶”
繼4月22日首批7只科創板基金獲得批文后,僅間隔1至2日,這7只基金便于4月23日和24日陸續發布了招募說明書。
90家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獲受理 中信建投保薦項目量居首
目前已獲受理的90家申請科創板企業中,有21家企業來自北京地區;江蘇省位列第二,共有17家申請科創板上市企業獲受理。
新一輪科創板測試啟動 有效報價與臨停受關注
限價委托是目前A股投資者在下單交易時用得最多的一種下單方式,投資者在下單時需要自行指定一個委托價格。
職工薪酬占比大 科創板受理企業研發費用率較高
截至4月24日,上交所披露的9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20家公司研發費用率超過15%,最高者為虹軟科技,最低者為博拉網絡。
港股投資專家張峰再出“基” 富國民裕進取滬港深備受關注
伴隨著國內A股市場的不斷放開,A股H股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加深,兩市的聯動效應愈發明顯。
科創板首批問詢及回復來了 審核拒絕玩虛的
首輪問詢折射出了怎樣的監管導向?上交所表示,首輪問詢,遵循“全面問詢、突出重點、合理懷疑、壓實責任”的原則。
專注新能源繞組線15年 嘉正欣擬三年內申請科創板上市
繞組線細如絲線,使得嘉正欣的工廠像一座紡織廠,然而,這平平無奇的繞組線,卻決定了新能源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一家醫藥制造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4月22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至此,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到90家,擬融資總額突破900億元。
猝不及防!新一波業績爆雷來了……
踩著年報披露最后時點的臨近,“爆雷”并不只有上面“兩兄弟”,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15日至今,共有21家公司發布公告下修2018年業績,其中8家公司業績“跳水式”修正——盈轉虧、虧損擴大。
上交所核查科創板“墊資開戶” 資金來源異常 券商可拒開交易權限
券商可要求投資者提供資金來源等證明材料,投資者不予配合或提供虛假信息的,券商可拒絕為投資者開通科創板股票交易權限。
科創板申報企業賺錢能力哪家強?毛利率最多差超90%
科創板受理企業盈利能力哪家強?除了參看凈利潤的絕對數字,毛利率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因其直觀反映了產品的競爭力
科創板受理企業上演“速度與激情”
如果考察84家科創板已受理企業的凈利潤增長情況,則可以看到科創板已受理企業充足的成長活力。統計發現,84家企業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歸母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47.13%和35.07%。大幅超越其他板塊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表現。
科創板跟投戰投細則明確
科創板相關規則出臺后,券商跟投制度引發輿論熱議。在最新發布的《業務指引》中,上交所將券商跟投的比例范圍明確為2%-5%,且規定了跟投股份鎖定期。
科創板股票發行承銷指引出爐:跟投比例2%-5% 鎖定期兩年
《指引》對科創板企業發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做出規范,支持科創板發行人有序開展戰略配售?!吨敢犯鶕状喂_發行股票數量差異,限定了戰略投資者家數,并從概括性要素與主體類別兩方面設置了條件資格,并明確禁止各類利益輸送行為。
近三成科創板申報企業閃現突擊入股 這些機構搶搭末班車
截至4月16日晚間,已有79家企業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其中有21家企業在過去半年內有過外部投資機構入股,占比約27%。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