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09:32 | 來源:未知 | 作者:王爾德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易修復、中節能大地、博天環境等5家公司擬籌建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這將是中國首只土壤修復產業基金。該基金的期限是“5+2+2”年,總規模預計為100億元。
易修復、中節能大地、博天環境等5家公司擬籌建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這將是中國首只土壤修復產業基金。該基金的期限是“5+2+2”年,總規模預計為100億元。其中,首期基金發行不低于10億元,首期基金有望年內落地。該基金將以項目投資為主,股權投資為輔。
中國土壤修復產業的首只產業投資基金正在籌建。
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獲悉,北京易修復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修復”)、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大地”)、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天環境”)、山東新鴻大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鴻大地”)、武漢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都市環保”)等擬于4月13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籌建“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易修復生態平臺創始人黃錦樓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設立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是順應當下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是創新土壤修復市場商業模式的重要引擎,是加快跨行業資源整合,發揮跨界專業優勢的重要合作平臺。
黃錦樓透露,該基金的期限是“5+2+2”年,總規模預計為100億元。其中,首期基金發行不低于10億元,首期基金有望年內落地。
博天環境助理副總裁張倫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上述幾家合作單位達成了合作意向,基金具體怎么操作的細節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土壤修復市場或破千億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戰略部署。目前,地方政府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陸續出臺了地方版的“土十條”,我國土壤修復市場持續升溫。
黃錦樓介紹,隨著土十條和《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發布實施,我國污染土壤全面排查、風險防控體系以及治理修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并激活了污染土壤治理整條產業鏈。
根據業內預測,2017年土壤修復市場預計可達200億元,“十三五”時期市場有望突破1000億元。
黃錦樓分析,產業基金是各地生態修復項目吸引投資的重要渠道,可起到固化行業資本,吸引外部資本或者跨行業資本的作用,同時對于樹立行業行規,集聚市場信息,推動行業技術和模式創新、發揮各方優勢,促進項目落地,做大行業體量等,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結合各家發起單位在商業合作領域的平臺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市場優勢等,本著資源優勢互補、合作互利多贏、共同協作發展的宗旨,達成了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武漢都市環保副總經理孫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根據協議,擬成立的產業基金將以土壤污染治理為核心,以生態建設和產業鏈協同融合為發展目標。基金將涉及污染場地治理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修復、農田低質低效土壤改良與生態化治理、礦區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固廢處理、脆弱生態區生態恢復、流域綜合整治與生態再開發、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重建、城市環境修復與生態建設等。
首期基金有望10月設立
在該基金籌建發起成立的過程中,易修復生態平臺是主要的牽頭發起方之一。
資料顯示,易修復生態平臺是由中國生態修復網團隊策劃的項目對接平臺,包括項目眾包、產品發布、在線預約服務、修復社區等功能。
根據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生態修復網、易修復生態平臺定期將適合的項目信息(包含具體可實施項目或者優質企業等)優先推薦給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由產業基金管理機構負責對項目組織調研評估,并召開項目投資研討會討論商定是否參與投資。
在項目投資方面,各方計劃綜合評估,選擇1-2個示范城市,以易修復棕地產業基金平臺與地方政府對接,圍繞城市雙修的理念,響應PPP等新興模式,從城市生態規劃、環境綜合整治與再開發、產業布局與調整、新興產業扶植與導入等多維度打造試點示范項目。
張倫梁認為,土壤修復項目不同于污水處理類項目,沒有后續的收費運營環節,在設計PPP項目時,必須與城市管廊、海綿城市和流域治理等項目打包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PPP項目。
中節能大地董事長楊鶴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相比水處理和煙氣治理行業,土壤修復行業還很年輕,商業模式相對單一,希望通過產業基金可以探索出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新鴻大地副總經理邵福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住建部正在推行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可以與土壤修復工作有機整合在一起,撬動一些區域的環境綜合整治。
根據住建部的安排,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開展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調查評估,完成“城市雙修”重要地區的城市設計,推進一批有實效、有影響、可示范的“城市雙修”項目。2020年,“城市雙修”工作初見成效,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在項目投資之外,該基金也將涉足股權投資。擬投資孵化、扶植優質科技型企業:遴選有科技含量和發展前景的優質企業,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嫁接資金、項目、技術、經營管理等資源,快速培育其進入IPO通道或培育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項目,協助其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融資。
楊鶴峰強調,“從我們目前的討論來看,該基金將以項目投資為主,股權投資為輔。”
張倫梁介紹,基金的結構怎么設計、各方分別出多少錢、誰優先誰劣后以及各方的其它權利義務等細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協商之后才能確定。
黃錦樓介紹,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基金的設立工作,如果進展順利的話,首期基金有望今年10月正式設立。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