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02/20180302045012629.jpg)
3月1日,人人車宣布與滴滴出行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為滴滴平臺上的車主提供包括二手車、新車在內的車源和用車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雙方的合作方式包括滴滴從人人車平臺直接采購二手車,以及滴滴通過人人車平臺為滴滴車主提供新車交易或融資租賃服務等。據雙方測算,未來三年雙方合作達成的二手車和新車交易規模可望超過200萬輛。
“滴滴對人人車的車輛采購已經開始了,”人人車方面人士向記者透露,“預計2018年二手車采購月均1萬輛,未來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數量將呈現遞增態勢。”
滴滴方面稱將與人人車展開長期緊密合作。但對于車輛采購的應用業務范圍、采購時間表等問題,滴滴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還沒有更多消息。另據透露,滴滴將持續加大對人人車的投資。
“此前二手車行業的模式跳不開B2C和C2C模式,滴滴與人人車的此次合作,有望打開二手車B2B銷售市場。”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合伙人舒暢向記者分析稱,“再加上新車交易、融資租賃服務等一系列創新玩法,該合作能為出行行業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二手車創新
人人車與滴滴的淵源已久。2017年9月,人人車宣布完成2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的戰略投資方即為滴滴出行。
融資后,人人車保持獨立運營,同時與滴滴關系迅速升溫,并帶動自身業績迅猛發展。目前,人人車業務已覆蓋超過100座城市。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人人車在成交量、新增車源量等核心業務數據上實現連續三個月接近40%的環比增長。與之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的環比增幅為8.4%。
有消息稱,此次戰略合作后,對于人人車而言,將平均每年獲得33萬二手車輛的穩定采購。該采購量在行業內并非小數目。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信息部統計,2016年整個二手車電商交易量規模為144萬輛左右,2017年的增速維持在10%左右,即158萬輛左右。
對于滴滴而言,這樣的采購也有其內在動力。據人人車方面稱,其擁有大量符合網約車標準、質優價廉的個人二手車源,滴滴平臺上的司機可以借此有效降低運力成本。
“滴滴平臺上的司機可以無需采購新車,而是從人人車靠譜渠道采購二手車。盡管目前沒有特別優惠,但會有一些運營活動。”一位人人車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預計未來滴滴會規模化進行采購,以租賃的方式將車輛提供給司機,而規模化采購將比個體采購更加優惠。”
在舒暢看來,滴滴與人人車合作之后,通過大批量采購二手車提供給平臺司機使用,然后再進行二手車銷售,這將成為出行服務商結合二手車服務的創新點。
“其實對于滴滴司機而言,車輛購置成本是一項很大的支出,如果批量采購時可以進行折扣優惠,對于單個司機的盈利性而言是個極大提升,也能夠形成滴滴下一波在行業中的優勢,”舒暢表示,“現在滴滴平臺的成本是按照新車核算的,與神州、易到等無法拉開距離,如果將二手車批量采購做通,能夠形成很大的優勢機會。”
而有了滴滴合作的背書后,平臺上的司機或將更有意愿在人人車平臺上進行采購。“過去司機不愿去二手車網站上交易的原因,就在于二手車交易背后擁有許多灰色地帶,”舒暢指出,“如今,滴滴如若在后臺進行擔保,有問題就能夠快速理賠、換車等,給予司機相應保證后,就能夠促成交易。”
更多想象空間
除去二手車采購之外,滴滴與人人車還計劃聯手進入新車交易領域,圍繞滴滴擁有的超過4億出行用戶和超過2100萬車主,進行新車交易目標客戶的深耕。
雙方的合作領域還將拓至汽車售后服務領域。滴滴今年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落地汽車維修保養店的“小桔車服”,將由人人車全面對接其維保服務。
此外,這背后還擁有更多想象空間,其中之一便是融資租賃。“從長遠來看,當前二手車平臺所操作的新車融資租賃的銷售,可以與二手車業務綁定起來。”舒暢指出。
按照一輛價格10萬元、利息15%、租賃期為24個月的新車融資租賃項目來計算,國內傳統的新車融資租賃中,承租人按照10萬元及15%的利息總成本均攤至24個月來進行單月支付。但如果將該項業務與二手車業務打通,到期后將車輛進行二手車交易,出售價格為8萬元,出租人便僅需按照差額2萬元及15%的利息均攤至24個月來進行支付。
差異還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傳統新車融資租賃到期償清后,車輛歸屬于承租人所有,相當于是汽車分期付款的替代品。但與二手車業務打通后,車輛可以在租賃到期后進行銷售。”舒暢表示。
例如,人人車可以首先將新車購入,以融資租賃形式提供給首批用戶,在服務期間完全掌握車輛維修過程,從而保留較高的殘值。這樣的二手車提供給滴滴平臺的司機,對于司機而言價格比新車低,對于融資租賃用戶而言,售價比單純二手車更高,“這樣就轉起來了。”
不過,盡管想象空間廣闊,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評論稱,滴滴當前的業務核心依然是客戶出行。“出行一定是滴滴最主營的業務,而包括人人車在內的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布局,仍是機會型業務。盡管車輛資源也需要布局,但滴滴這條業務線的推進速度還是不如前者。”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