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9 09:5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平安證券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由于原董事長謝永林在2016年被調回平安銀行的事情,在平安證券內部曾引起不小的影響。為穩定軍心和增強企業凝聚力,劉世安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了不少功夫
本報記者 莊可 上海報道
又一家券商即將面臨“換帥”。
此前有傳聞稱,平安證券總經理兼CEO劉世安或在辦理離職手續,平安銀行(12.120, 0.01, 0.08%)副行長何之江將接任;但目前尚未有正式公告。對此,據平安集團多個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確有此事。
這已經不是平安證券近年來第一次“易主”了。自“萬福生科”事件爆發后,五年以來,平安證券總經理一職,已經更替五次,平均每年出現“易位”,如此頻繁的變動,在證券業中實屬罕見。
近一年來多家券商頻繁出現“換帥”,其中除了退休、換屆、同業跳槽外,另有一部分原因與股東方有密切關系,有券商人士表示,尤其在民營券商中,大股東對高管的考核壓力較大,雙方容易出現分歧,這是導致券商管理層變動的原因之一。
平安證券總裁職務多變動
據多名平安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平安證券劉世安將離職,平安銀行副行長何之江將接替。“我們上周已經了解到這個消息了。”平安集團一名內部人士表示。
從深圳證監局截至3月8日公開信息顯示,有關何之江擔任平安證券高管的任職資格材料尚未到“接收”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劉世安原為上交所副總經理;隨后在2015年四季度離任到平安證券擔任常務副總經理,分管投行業務。一年以后,2016年四季度其擔任平安證券總經理一職。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對劉世安的專訪,彼時他談到將對四大塊業務進行重點發力,第一打造以互聯網經紀為特色的大經紀業務;第二在傳統投行模式以外,以合規為底線擴大投資規模;第三大投資方面開創新領域:產業基金投資;第四大力發展資管業務。
在上任后,除了在業務下功夫以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平安證券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由于原董事長謝永林在2016年被調回平安銀行的事情,在平安證券內部曾引起不小的影響。為穩定軍心和增強企業凝聚力,劉世安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了不少功夫。
然而,上任才剛滿一年,劉世安即將離職;此次是否會造成平安證券內部的動蕩,尚不可知。
對于此次劉世安離職的原因,多名內部人士表示并不知情。
據了解,平安證券管理風格與其它券商不同的地方在于,平安證券作為平安集團的其中一個業務板塊,除了與同行競爭以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聽命集團戰略的安排,與其它業務板塊形成有效的配合。這意味著總經理一職并非有較大的話語權。馬明哲的選將之道中,強調在集團戰略的落地,以及對制度的服從上,需每個子公司、每位高管保持高度服從。
“其實在平安的體系內,每個子公司的領導,絕對不能只想著怎么發展好自己公司的業務,還要想好怎么配合集團的想法,以此定位自己所在子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上述人士表示。
另有一名平安集團內部人士認為,或與考核有關。“平安集團對各個子公司的業績壓力非常大,對高管的要求是如果搞不好就下課。”
據了解,平安集團的傳統金融板塊對人才的渴求較大,因為每個板塊都需要敢說敢干的人,才來帶動發展,刺激業績。
而劉世安作為上交所第一副總經理,在離任前更是統領戰略新興板的籌劃,其具有二十多年的監管機構經驗,尤其是管理和業務發展思路。
而在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他也提出,將會帶領投行打翻身仗。
根據數據顯示,平安證券在證監會排隊的IPO家數則有4家,或與儲備項目周期有關。
股東方的影響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近一年來高管離職原因梳理發現,股東的影響不可小覷。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歷任總經理在平安證券從未干滿超過三年。
公開資料顯示,“萬福生科”事發后,原總經理薛榮年請辭,隨后副總經理何善文接任。在2014年何善文任職期滿后,被調任平安集團其他崗位;隨后平安集團派出元老級人物謝永林,隨后其出任董事長兼CEO。但總經理崗位實際上長期空缺,2015年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行長楊志群空降平安證券,擔任總經理,彼時劉世安加盟為常務副總經理。2016年楊志群重返平安銀行,劉世安正式就任總經理。
從上述頻繁的變動來看,多次為平安集團在各子公司之間進行高管調崗。
記者從多名券商人士處獲悉,在非國企類的券商中,普遍出現股東對高管的強考核。
此前長江證券(7.500, 0.01, 0.13%)原總裁鄧暉離任,則一度傳出與大股東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的劉益謙“不和”。
彼時劉益謙在朋友圈發布回應稱,“企業就是企業,算賬經營是基本,行就是行,不行下課也是必然,沒那么
多復雜的,公司發展是所有股東的要求,不是我跟誰過不去,平常心看待公司變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從一名接近長江證券人士處了解到,對于長江證券接任者劉元瑞,劉益謙是比較欣賞的,也有意要捧他。“在這件事上,最積極的是劉益謙,其他股東也沒有明顯反對。”
對此,深圳一家小型非上市券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非國企類券商尤其是民營券商,老板對券商業績的提升更為重視。“這些券商的激勵制度很靈活,也很有吸引力,但同時相應要求高管要給出真正的成績,不能搞虛的一套。”
據了解,該人士所在券商的實際控制人亦廣泛涉及金融多個領域,“我們老板(實際控制人)就是對高管要求非常高,從管理層到各個業務部門,每個人的業績壓力都非常大。”
對于國企類券商,在他看來,由于國企券商“背靠大山”,僅靠股東業務也能撐得下去,相較而言,國企券商高管業績考核壓力不及其他企業屬性的券商;同時國企類券商高管的變動不完全市場化,或有行政安排。
以華安證券(7.430, 0.00, 0.00%)為例,公司大股東為安徽省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李工離任,公告稱主要“因上級組織另有任用導致工作變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