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22/20180322113924723.jpg)
對于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弘”)而言,過去的4個月以及未來的4個月,將成為這家公司最關鍵的8個月。過去的4個月,中弘債務違約、項目暫停、股東減持,麻煩纏身;未來4個月,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王永紅帶來的債務重組計劃能否成功決定著它的生死。
中弘危局
3月的一個清晨,北京像素社區的中介門店,經紀人們開始忙活起來,這座由中弘打造的、北京知名的大體量商住社區,1個月能夠為經紀人們貢獻10套左右的成交量,雖然與商住最輝煌的時代相比,成交已經冷清了不少,但是只要有成交,經紀人們就有奔頭。
和北京像素門店的經紀人一樣,在千里之外的香港,中弘實際控制人王永紅也在奔波,他的目標是一次200億元體量的重組計劃。
3月19日晚間,中弘發布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中弘卓業集團及實際控制人王永紅通知,中弘集團、王永紅與深圳港橋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橋投資”)于3月19日共同簽署戰略重組協議,擬以成立重組基金形式對中弘集團全部資產進行重組。這無疑為身陷囹圄的中弘帶來了一絲希望。
公開資料顯示,王永紅發家致富始于中弘·北京像素。2000年,王永紅以極低廉的價格在北京朝陽區五環外的常營鄉附近一次性購買了600畝土地,這塊地后來的一部分被王永紅開發成了中弘國際商務花園,也就是今天鼎鼎大名的北京像素。
中弘一炮走紅,在積累了一定的名氣和項目資源之后,中弘提出了“A+3”的戰略,“A”指的是已經上市的中弘,未來將以旅游地產為主;“3”是指該公司擬收購的3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互聯網旅游平臺,以及在管理運營“新奇世界”品牌的基礎上,打造全開放的品牌管理及運營平臺。
不過,在輕資產轉型的道路上,中弘走得并不輕松。布局的旅游地產項目海南半山半島項目收購計劃,在2015年因為股權負債而暫停,在此之前中弘不惜賣掉手中礦業股份為其籌錢。
折戟半山半島項目,緊接著中弘陷入了系列危機。此次危機的導火索是,2017年12月,中弘被曝出下屬子公司浙江新奇世界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債務利息違約;2017年12月29日,大公國際質疑中弘的銀行賬戶資金挪作他用且懷疑“14中弘債”償債來源,并下調了中弘的主體評級;隨后,大公國際又于1月下調了中弘的主體評級至BBB-。
至此,中弘開始卷入償債風波。同時控股股東中弘集團所持股份也因債務問題被司法凍結,后續雖與債權人西藏信托達成和解,但是中弘集團也陷入越來越多的司法凍結程序之中。
“救火者”港橋投資
在中弘麻煩纏身時,有消息傳出,王永紅已奔赴香港,市場猜想四起,3月8日,中弘發布公告緊急說明,王永紅系為主導中弘卓業與港橋投資重組談判,所以前往香港。
3月19日,王永紅帶來了好消息,中弘的重組計劃浮出水面。愿意緊急救火的港橋投資又是什么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港橋投資系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中國港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港橋”)依法在中國內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港橋前身是至卓國際,主營硬盤業務,隨著電腦配件產業沒落,其主業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擁有香港證監會頒發的證券咨詢和資產管理牌照,并更名為中國港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港橋與華融系關系密切。2017年5月,中國港橋通過附屬與華融金控附屬擬成立合計20億元的兩只基金;2017年12月,中國港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Power Tiger Investments Limited斥資7920萬元收購8800萬股華融投資股份,占其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4.85%;此外,2017年7月,中國港橋執行董事周伙榮辭職,該高管曾就任中國華融投資運營總監。
中國港橋對于內地事務也頗為積極。2017年9月,中國港橋攜亨通集團、華融證券分別與寧夏天元錳業集團、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銀川市簽署合作協議,進駐寧夏設立產業基金,中國港橋主要承擔資金和高級管理人才的引入,并作為GP和基金管理人運作寧夏戰略新興產業投資發展基金。
公告顯示,這次重組目標為幫助中弘集團盤活資產、償還債務,加強管理和風險監測,調整中弘集團經營戰略,促使中弘集團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對于港橋投資來說,則是為了獲取重組基金收益和投資資金的安全退出。
關鍵的4個月和200億
深陷債務風波的中弘似乎看到了希望。根據此次重組協議,港橋投資擬聯合其他主要合伙人發起設立一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亦稱“重組基金”),向境內外合格投資者定向募集不超過200億元,其中境內投資者認購不超過70億元,境外投資者認購不超過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
據了解,港橋投資作為重組基金的管理人,擬管理本基金對中弘集團進行重組。重組基金的期限為三年,基金相關內容最終以基金合同的約定為準。截至協議簽署之日,重組基金境外投資者已確認認購20億美元,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正在安排之中。
重組方案和措施設計將靈活運用債務重組、資產重組、股權重組、并購重組、債轉股、追加投資、破產重整等多元化的業務手段。重組方案和措施設計或交易結構的設計應充分兼顧和平衡股東、債權人等相關方利益,通過盤活中弘集團資產以平衡各方利益。
同時,重組基金將于4個月內通過購買中弘集團資產、項目公司股權、向項目公司增加投資及處置中弘集團非核心資產等方式,使中弘集團獲得現金并用于償還其全部或部分到期債務、清償全部合理的應付利息或與債權人就債務安排達成新的債務安排協議,以及供其運營和周轉流動資金。
此外,按協議約定的方式和節點,港橋投資可對中弘集團的全部資產(包括子公司或參股公司的資產、海外資產、債權權益等)進行重組。中弘方面稱,若相關重組事項涉及到上市公司,將及時進行披露。
實際上,早在2月14日,中弘在宣布終止收購海南半山半島中的部分地塊之時,便拿出了對中弘集團重組的框架協議,擬定設立一只私募基金募集130億元進行重組。當時正值中弘債務違約風波以及中弘控股所持上市公司股票被凍結之時。一個月過去,上述框架協議中的重組金額增至200億元,具體的架構也有所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重組基金實施、推進本次重組以以下條件成就為先決條件:中弘集團的所有相關債權人在本協議簽署之日起4個月內不對中弘集團任何資產采取新的任何法律行動,包括但不限于提起新的訴訟、采取新的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中弘集團在本協議公告之日起15日內獲得相關債權人同意本次重組的承諾函。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這次港橋投資臨危救火中弘集團,無疑是給四面楚歌的中弘打了一劑強心針。不過,重組基金能否如期設立、未來又將如何重組中弘集團各類資產,重組事宜能否順利進行也存在不確定性。未來4個月的時間,是中弘“歷劫”的關鍵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