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11:0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董毅智看來,雖然原國家質檢總局每年都會分不同批次對國內市場上的不同商品質量進行抽查,同時公布合格與不合格商品及其生產企業名單,“但力度還是十分有限”。
視覺中國
日立家電產品屢登質量黑榜
近年來,日系家電整體在華市場敗退,導致市場銷售不景氣,進一步影響銷售額及利潤,這使得日立缺乏利潤支撐家電制造的一整套價值鏈,進而不得不壓縮電子產品配件的生產成本,如降低配件質量等,導致產品部件質量不穩定
法治周末見習記者吳昊
陷入質量泥潭的日本品牌日立,最近又在家電圈內掀起漣漪。
日前,日立在中國家電市場銷售的一款洗衣機產品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市監總局)通報稱不合格,主要的不合格原因為連續騷擾電壓。
這只是日立家電產品在中國市場屢登質量黑榜的一個縮影。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發現,日立電飯鍋、空氣凈化器、空調和冰箱等,都曾被發現或被檢出存在質量問題。
針對產品質量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等問題,法治周末記者于近日向日立集團(以下簡稱日立)和上海日立家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日立)發送采訪郵件。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具體回復。
不過,法治周末記者從上海日立洗衣機部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處確認,日立該款洗衣機不合格已受到廣泛關注。
連續騷擾電壓降低產品使用壽命
國市監總局于4月4日發布了《關于2018年第2批休閑服裝等27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稱對日用及紡織品、電子電器、輕工產品、農業生產資料、機械及安防、電工及材料等6類產品進行抽查。
其中,上海日立銷售的“日立波輪XQB80-BW”家用洗衣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國家通用電子元器件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下,以主要不合格項目為連續騷擾電壓為由,被指不合格。
國市監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透露,連續騷擾電壓問題主要是產品未選用合適的電源濾波器、設備線纜布線不合理,騷擾信號會通過電源線傳輸到供電網絡,當其他電子產品與該產品共用同一供電網絡時,可能對這些電子產品造成干擾。
“連續騷擾電壓是產品不合格指標的一項,具體到洗衣機來說,這一項目不合格會影響產品使用過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如果這種情況長期不解決,會縮短洗衣機的使用壽命。”家電圈智庫研究員文劍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
“產品測試的環境與國內復雜的使用環境差別較大,連續騷擾電壓會造成電壓忽高忽低,這個問題比較嚴重,會造成電壓不穩定、引發跳閘等問題。”產業經濟觀察家洪仕斌說道。
日立家電近年頻登黑榜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發現,日立家電產品并非首次登上質量黑榜。
2017年,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曾披露由日立蕪湖生產的一款型號為KF-26GW/J空調因為“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和“接地措施”兩項指標不合格。
無獨有偶,2016年10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曾將原產地為日本的日立EP-A3000 240B空氣凈化器、EP-A5100C空氣凈化器認定為不合格,理由分別為“標志和說明、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待機功率”。
那么近年來日立頻登“質量黑榜”的原因是什么?
在洪仕斌看來,這與日立家電制造的價值鏈有關。他認為,近年來,日系家電整體在華市場敗退,導致市場銷售不景氣,進一步影響銷售額及利潤,這使得日立缺乏利潤支撐家電制造的一整套價值鏈,進而不得不壓縮電子產品配件的生產成本,如降低配件質量等,導致產品部件質量不穩定。
此外,將產品轉為海外企業代工,導致質量管控不受保障,這或許也是日立產品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日系以家電制造為主的企業,都逐漸將家電制造業務轉出或不再側重,這個趨勢對日立的影響相比其他日系家電企業而言還好,因為日立還有其主業電梯制造,以及如太陽能、電動汽車等其他領域的業務做支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投資金融律師董毅智說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30日報道,日立制作所已開始討論將部分白色家電生產業務委托給外部。日立的白色家電此前幾乎全部在日本國內工廠生產,但今后低價格產品將轉為由海外企業代工。
通過市場監督杜絕“中國標準”
“實際上,連續騷擾電壓等問題此前在在華銷售的日本電器上發生過,如今也比較常見。”董毅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由于日本電器的制式與英國標準一致,而我國國內電器的制式是國際通用標準。但是日本家電生產企業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我國國內的電器使用環境,更多考慮日本或歐美國家的制式,導致日本有些電器與中國的電壓、制式和標準等產生很大差距,在使用中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此外,他指出,很多國際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后使用的不是國際通用標準,而是“中國標準”,比如處理召回等售后問題時,對中國消費者與他國相比區別對待等,并由此來保護其企業自身的利益。
在董毅智看來,雖然原國家質檢總局每年都會分不同批次對國內市場上的不同商品質量進行抽查,同時公布合格與不合格商品及其生產企業名單,“但力度還是十分有限”。
他表示,國市監總局公布的“質量黑榜”雖然會對上“榜”企業品牌造成影響,但并不是懲罰性的,“我國未來逐漸要與國際接軌,在接受外國商品和品牌進入中國的同時,是不是可借鑒西方國家對于質量問題的處罰和管理經驗呢?”國家市監總局則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針對2018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國家市監總局已責成各省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合格企業進行后處理工作。同時,將本次抽查不合格產品情況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依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切實維護產品質量安全。
董毅智進一步稱,從近期國市監總局的改革可以看出,國家正在整合市場監管模式,未來國家質檢機構公布的“黑榜”能否作為相關部門的處罰依據和消費者起訴有質量問題企業的證據,這些問題還需要未來國家對其不斷完善。
文劍則認為,產品質量不合格率的高低,取決于行業的整體進入門檻和綜合競爭實力。
他表示,目前,洗衣機、冰箱等產品的合格率,要遠低于彩電和空調,關鍵就是其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存在大量的中小微企業,甚至手工作坊,這直接產生了一些不合格的雜牌和小品牌產品,也拉低了整體的產品質量合格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