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10:04 | 來源:未知 | 作者:柯智華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交銀基金這兩年的基金經理變動有點頻繁。
作為交銀施羅德去年業績(55.25%)最耀眼的基金經理,市場一直沒有等來唐倩的新基金,反而是一則老基金交銀穩健的增聘基金經理公告。
從2018年7月4日起,交銀藍籌混合(二季度末規模21.78億)唯一的基金經理陳孜鐸,將和唐倩一起管理交銀穩健配置(二季度規模38.3億),陳孜鐸管理的交銀藍籌混合去年的業績為17.57%。
而且,交銀穩健是唐倩在交銀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從2014年1月10日到2018年7月3日,都是唐倩一個人在管理。
市場很驚訝。一般來說,在基金業績好的時候,基金公司往往會趁熱打鐵,給業績好的基金經理發行新基金,既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同時也增加了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
換言之,給交銀穩健增聘新的基金經理,相當于減少了唐倩管理資金的規模。
見慣了基金經理的變動,大致可以梳理出來三個原因。其一是有經驗的老基金經理幫助新人成長;其二是該基金經理在公司開始受到冷落不被重要;其三是該基金經理即將離職。
流傳在基金銷售渠道的消息說,唐倩屬于最后一種。不妨看一下交銀穩健基金經理的更替歷史:最近兩次增聘后不久,老的基金經理離職,由增聘的基金經理接手。
實際上,交銀基金這兩年的基金經理變動有點頻繁。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上個月,交銀另一明星基金經理任相棟離職(據說)去了永贏基金。任相棟管理的交銀先進制造基金,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收益分別為100.68%、2.75%和15.8%。
如果有心,可以梳理一下這兩年交銀離職的基金經理。很好奇,為啥交銀總是留不住他們呢?
最后附上證券市場“老人”唐倩的簡歷:
2000年至2004年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2004年至2006年任中銀國際有限公司分析師;2006年至2007年任香港雷曼兄弟證券公司研究員;2007年至2013年于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其中2011年4月28日至2013年7月8日擔任上投摩根成長先鋒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7月加入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權益部副總經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