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 10:47 | 來源:未知 | 作者:王夢橋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財經》報道,國內“大數據行業第一股”數據堂的多名員工因涉嫌傳輸公民個人隱私數據而被山東警方調查,包括多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數據堂一案持續發酵。
據《財經》報道,國內“大數據行業第一股”數據堂的多名員工因涉嫌傳輸公民個人隱私數據而被山東警方調查,包括多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近日,相關報道顯示,數據堂的首席運營官柴銀輝和揭宇飛均以個人名義被起訴,CEO齊紅威、聯合創始人肖永紅在內的多名高管均曾接受過調查。截止到目前為止,數據堂公司本身未被檢方起訴。
困于“數據門” 復牌日未知
個人隱私保護已成為監管和輿論的共識。
《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同時,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隱私保護已成為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一家互聯網公司副總裁直言,隨著公民隱私焦慮和不信任感的不斷上升,持有海量數據的公司和整個大數據產業,都籠罩在數據“不安全”的陰影之下。
去年被查,在“數據門”里困囿了一年的數據堂,就是碰了“隱私”這道紅線。
2017年8月11日,數據堂董事會收到公司個別員工涉及山東省費縣公安局刑事調查的通知。公司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股價異常波動,2017年8月14日起宣布停牌,至今股票仍處于暫停轉讓狀態。
經過近11個月的偵查,該案涉及的21名犯罪嫌疑人被起訴,數據堂有6人涉案,兩家更上游的公司的相關人員被另案處理。據新華社,加上另案起訴的犯罪嫌疑人,共有11家公司牽涉其中,涉及57名犯罪嫌疑人。
新華網表示,涉案公司日均傳輸公民個人信息 1 億 3 千萬余條,累計傳輸數據壓縮后約為 4000GB 左右,公民個人信息達數百億條,數據量巨大。
根據公司披露的公告,法院已于 2018 年 5 月 9 日和 7 月 10 日兩次開庭審理完畢;截止目前該案件尚未宣判。
據了解,數據堂此前在全國股轉公司平臺上已發布了兩份延期復牌通知。
被迫轉型 設立子公司發展AI線
7月11日,陷入涉嫌傳輸公民個人信息風波的大數據公司“數據堂”在全國股轉系統上發布公告,回應了網上關于公司的侵權傳聞。
數據堂表示,案件發生后,公司及時對涉案業務予以整改和停止,并對相關業務進行了梳理,不存在其他涉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合同。并解釋到,此次事件是公司個別人員不當行為造成的。
根據Wind的數據,數據堂的主要業務分為四條線,AI線、金融線、財經線和營銷線,分別占比75.66%、12.19%、11.44%、0.71%。而這次丑聞爆發后,數據堂馬上叫停了公司主營業務里的“金融線”和“營銷線”。
根據數據堂2017年年報,公司主營業務和服務發生了變化。
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對業務線進行調整,對營銷線、金融線予以關閉,使得二者所占的比例開始下降,AI 線的比例大幅提升。
數據堂將關停兩條業務線歸于大數據行業環境的變化。
公司表示,國家和行業監管部門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法規來規范大數據行業,尤其在征信和營銷領域的政策趨嚴,使得行業熱度急劇下降。多數大數據公司均對旗下征信營銷類業務進行核查,但凡界定不清的業務均予以關停,使公司上下游客戶均有所減少,業務規模受到較大影響。
原定大力發展的金融和營銷兩類產品與服務均未能較好開展業務,形成了較大程度的虧損。公司決定將金融線和營銷線予以關閉,同時大力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的 AI 線。
“有破就有立” ,數據堂為了發展AI線,于今年七月設立了一家分公司。
根據年報,數據堂2017年虧損了9776.21萬元,上年同期虧損額為1693.55萬元;資產總計為2.13億元,同比下降了38.55%。與2016年相比,2017年數據堂可謂“失血”嚴重。
AI 個人隱私 數據堂 數據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