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14:3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幾年來,伊利的凈利潤率領先蒙牛5%以上,在營收規模相近的情況下,年利潤上常是蒙牛的2-3倍。這引起了三個投資思考:
近幾年來,伊利的凈利潤率領先蒙牛5%以上,在營收規模相近的情況下,年利潤上常是蒙牛的2-3倍。這引起了三個投資思考:
1、這個差異是如何產生的?
2、這個領先優勢是可持續的還是短暫的?
3、是否該下注賭蒙牛凈利潤率提升的投資機會呢?
為了搞明白這3個問題,特別整理了兩家公司近3年的一些營業數據:
伊利的損益表關鍵數據:
1、兩家高端產品的占比相近,蒙牛特侖蘇牛,伊利安慕希牛。所以利潤率的差異與產品結構的差異相關性不大,這跟憑感覺得到的結論不同。
2、兩家公司銷售費用,蒙牛比伊利占比多2個點左右,但廣告投資蒙牛反而比伊利少4個點,銷售費用中的運輸費用和人工工資兩家偏差不會太大,那蒙牛的錢都花哪兒去了呢?
從日常銷售端可以看出,蒙牛的促銷多一些,追趕促銷放量上規模;它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蒙牛是大商制模式,首先大商要有自己的利潤率,其次大商在各地割據,促銷情況是相對混亂的。所以這塊涉及渠道模式差異,差異很難抹平。
伊利時靠廣告投入大,打品牌對產品拉動銷售;蒙牛廣告投入小,促銷對產品推動銷售。這樣下去蒙牛越來越被動了。
3、近3年兩家營業成本上偏差2-5個點,這個差距太明顯了。
營業成本里,原奶成本占60-70%,伊利無論是國內自營牧場還是海外布局牧場,都比蒙牛領先太多。所以營業成本的領先涉及對奶源的掌控與布局,這個優勢引起的差異也是很難抹平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