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09:5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取的信息顯示,近日聯儲證券管理的聯儲證券聚誠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下稱“聚誠1號”),由于債務人未及時還款而未能如期兌付。
聯儲證券資管計劃現兌付問題
“聚誠1號”總規模1.52億元,分三期,第一期7200萬元。按照合同約定,債務人應該于7月19日償還本金的10%,既720萬元,于8月19日償還剩余本金和全部利息。聯儲證券表示,由于債務人沒有如約兌付,導致其無法在10個工作日(9月1日前)內向投資者兌付。
聯儲證券在公告中解釋了資管計劃未能如期兌付的原因,并表示作為管理人其已經采取了現場投后檢查、實地催收、談判、聯系買方處置抵押資產、發送催收函等措施推動歸集資金。
但有投資者表示,現在才知道“聚誠1號”的錢投向了“易到用車”,被卷入了此前引發廣泛關注的“易到用車”風波。
卷入“易到用車”風波
2017年3月,易到用車由于資金鏈問題導致司機無法提現,引發廣泛關注。而韜蘊資本在2017年6月30日向易到注入了首批資金,以解決車主提現問題。2017年7月13日,易到舉行了股東會議,并就韜蘊資本入股易到事宜達成一致。韜蘊資本從而實現了對易到的控股。自此,沸沸揚揚的“易到用車”資金鏈風波平息。聚誠1號投資者沒想到的是,自己竟被卷入這場風波。
聚誠1號的一位投資者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提供的聚誠1號資管計劃合同顯示,經由一個結構復雜的資管計劃,聚誠1號歸集的資金最終流向了私募機構韜蘊資本,而后者正是在易到用車遭遇資金危機時出手相救,并最終成為了易到用車控股股東的那個韜蘊資本。
上述資管計劃合同交易結構圖表明,投資人認購聯儲證券資管計劃的優先級,融資方韜蘊資本關聯方或者指定第三方認購次級。聯儲證券的資管計劃再投資信托計劃,由信托計劃向融資方韜蘊資本發放貸款,韜蘊資本獲得資金后投向相關項目。而之所以要嵌套一個信托計劃是因為券商資管計劃本身不能向機構發放貸款。
聯儲證券投資者關系人士表示:“韜蘊資本(融資人)成為易到大股東之后,為了維持易到用車運營,沒有按時還款。”上述人士表示,聯儲證券已經與融資方、擔保方多次溝通,要求進一步增加增信措施。同時聯儲證券宣布債務到期,要求債務人償還本息。記者聯系韜蘊資本方時,韜蘊資本方表示相關負責人不便回應。
聚誠1號的一位投資者表示,聯儲證券與之簽訂的合同并未寫明,韜蘊資本最終用獲得資金投資“易到用車”。他認為合同約定投資與實際投資不吻合。
談及該資管計劃的最新兌付進展,聯儲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該資管計劃的抵押物價值可覆蓋資管計劃的本息。記者獲得的聚誠1號合同顯示,該交易確實中含抵押物,抵押物為北京核心地段多處商業物業。該人士表示,目前聯儲證券已經與融資方、抵押方商議解決方案。有兩套方案在考慮中。第一是,融資方、抵押方、資管計劃管理人三方協商解決,第二是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如果協商進展順利則可在兩三周內推進抵押物拍賣,如果走司法程序則所需時間相對較長。
多層嵌套資管產品成糾紛多發地
多層嵌套產品,投資者很難跟蹤底層項目運營情況。這類產品往往成為糾紛多發地。
投資這類產品,投資者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覃丹表示,如果券商資管計劃嵌套信托計劃,信托計劃再投向私募,投資者可要求券商資管計劃管理人做充分的信息披露,告知其信托計劃的投資標的以及相關投資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如果出現信托計劃實際投資與約定投資不符合的情況,則信托計劃管理人需要向它的投資者即券商資管計劃管理人說明情況。
監管機構已經意識到多層嵌套類資產管理計劃下,投資者難以跟蹤到錢究竟投向了哪里。相關方面對多層嵌套資管產品的資產穿透要求越來越嚴格。覃丹表示,近期基金業協會要求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在備案時提供充分的說明,保證穿透到底層之后,是合規的,且并不存在誘導投資者的情況。
一位私募人士還表示,2018年以來,多層嵌套產品備案時,基金業協會要求如果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基金業協會要求穿透到底。如果是最底層是私募基金股權類項目,則僅最底層不要求穿透。
2018年4月底發布的資管新規要求,資管產品僅可嵌套一層非公募基金類資管產品,這意味著過渡期結束后,此類多層嵌套資管產品將推出歷史舞臺。但在此之前,業內人士表示,資管計劃管理人須充分信息披露,而投資者也需對底層資產增加重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