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之際,大北農或將迎來國資背景的新東家。
12月2日晚間公告,大北農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邵根伙就股權轉讓與首農食品集團開展溝通與磋商,雙方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就戰略合作達成初步共識。
大北農表示,公司積極配合首農食品集團委托的相關中介機構,開展必要的盡職調查工作。首農食品集團作為北京市屬大型企業集團,與公司存在良好的協同效應,有助于公司更穩健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北農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控制權或將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如果首農食品集團進入,意味著邵根伙將真正退出自己一手養大的公司大北農。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大北農公司實際控制人邵根伙的股權質押一直呈高壓狀態,99.9%的股權質押比例,也導致大北農曾被交易所問詢。
首農食品集團
擬接盤大北農?
據記者了解,大北農邵根伙1993年創辦大北農集團,2010年4月9日,大北農在深交所上市。根據介紹,大北農是以邵根伙為代表的青年學農知識分子創立的農業高科技企業。公司產業涵蓋養殖科技與服務、種植科技與服務、農業互聯網三大領域。
在公告中,大北農表示,邵根伙正在籌劃有關公司的戰略合作事項,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截至目前,本次轉讓的盡職調查與談判工作仍正在進行中,雙方尚未簽署涉及本次轉讓的正式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邵根伙不僅是大北農的實際控制人,同時,他還是中國圣牧的掌舵者。
2016年1月份,邵根伙私人控制的公司開始逐漸購進中國圣牧股份。2017年12月15日,邵根伙成為中國圣牧的新掌舵人。
如今,邵根伙與首農食品集團之間的股權轉讓推上談判桌,邵根伙欲放棄大北農成為不爭的事實。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北農是一家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企業,首農食品集團此時接盤,成本相對較低,從業務整合方面來說,雙方有業務上的協同性。
沈萌表示,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僅有三元股份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控股大北農,首農又多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平臺,未來可以將旗下業務進行資產整合。
不過,業界也有另一種聲音:邵根伙離開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企業,對大北農必定產生影響。
對此,一位大北農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確實會有影響。
但是,在沈萌看來,大北農是一家科技含量大的企業,個人的離開對公司肯定會產生影響,但這個影響多大,主要看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健全,公司的管理團隊是職業團隊還是邵根伙私人的團體。
邵根伙股權質押率
高達99.9%
值得注意的是,大北農公司實際控制人邵根伙大比例的股權質押一直被外界所關注。
記者查閱大北農公告顯示,自2017年迎來,邵根伙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質押率在90%以上。
在大北農2018年中報發布后,交易所針對公司中報問詢函中對于邵根伙的股權質押,針對邵根伙的股權質押獲得的資金用途,質押股份是否存在平倉風險都進行了問詢。
10月30日,大北農在回復交易所的問詢中表示,實際控制人股權質押主要用于農業實業經營或農業投資,其中大部分用于農牧行業投資,如乳業、種業(水稻/玉米、種薯育種)、糧食收儲、畜牧養殖等。其中小部分約4億元用于大北農定增的股票,約5億元用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還有部分資金用于支持我國農業教育和科技創新,先后給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捐資。
而在邵根伙高股權質押率的背后,是他大手筆進入中國圣牧。對此,沈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看不懂邵根伙的舉動。
據了解,中國圣牧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17年上半年,中國圣牧凈利潤為1.31億元;全年凈利潤則為虧損8.24億元。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中國圣牧上半年虧損10.66億元,凈利潤降幅達到了16819.9%。
一邊是資質較好的A股上市公司大北農,一邊是發展并不理想的港股中國圣牧,邵根伙寧愿拋棄大北農而押寶虧損的中國圣牧,在采訪中,多數人均表示無法看懂邵根伙的操作。
“向乳業發展,養豬和養牛之間到底有多大協調性?邵根伙當初重金押寶圣牧就不合理。”沈萌表示,在當前資金都在扶持民營經濟的當下,邵根伙寧愿放棄A股估值高的大北農去發展圣牧,這個舉動比較反常。
大北農業績大幅下滑
邵根伙成就了大北農,那么其離開后,對大北農又影響幾何?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8年的資本市場發展,大北農從上市前的營收不足40億元,2017年營收達到187.42億元。邵根伙去年年底接管中國圣牧后,大北農的業績今年內出現大幅下滑,公司的飼料和養殖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記者查閱公司財報顯示,2018上半年,大北農實現營業收入90.73億元,同比增長8.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億元,同比下降80.18%;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36億元,同比下降92.18%。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18億元,同比增長6.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1億元,同比下降47.52%;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9963.60萬元,同比下降87.02%。
對于2018年全年業績,大北農在三季報中表示,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約5.06億元-8.86億元,同比變動-60%至-30%。
“受豬價行情影響,公司養豬業務虧損較大。受養殖行情及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公司豬飼料業務銷量增幅同比將放緩,毛利率水平同比將下降。另外,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較高,對本年業績影響較大。”這是大北農對公司業績下滑給出的理由。
不過,公司業績下滑與邵根伙“移情”圣牧是否有直接的關系?大北農某工作人員給記者的答案是“當然”。那么,首農食品集團能否挽救業績下滑的大北農呢?對此,沈萌表示,“相信首農食品集團進入后,會將影響降至最低,首農控股有一定的想象空間。”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