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14:30 | 來源:未知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去年四季度成立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首募規模為152億元,而截至2月25日,今年以來成立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首募規模增至307億元。
今年以來市場全面回暖,權益基金賺錢效應凸顯,部分基金年內凈值漲幅甚至超過30%。走訪多家基金公司發現,“春意”已然彌漫,權益基金申購明顯好轉,基民正積極入場。基金申購回暖
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營銷總監透露,近期個別銀行重點發行的權益基金每天申購額達到5000萬元至6000萬元。“這在去年底是難以想象的,當時每天規模增長1000萬元都是很困難的。”他表示,今年以來特別是春節長假以后市場做多情緒高漲,基金發行隨之好轉很多。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公司近期正在發行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春節長假后申購量明顯好于節前,接下來公司更傾向于發行混合型基金以及行業型股票基金。
來自第三方銷售渠道的天天基金研究員也證實了基金發行出現好轉勢頭。據他了解,去年四季度債券基金較為受捧,今年以來債基延續熱銷勢頭,但是權益基金申購量明顯增多。
以前海開源基金為例,該公司去年10月喊出全面加倉的口號,截至2月22日,旗下多只基金表現亮眼,前海開源多元策略基金年內漲幅已經超過30%。該公司表示,旗下基金申購量明顯增加。
據統計,去年四季度成立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首募規模為1.52億元,而截至2月25日,今年以來成立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首募規模增至3.07億元。
此外,也有基金經理表示,近期贖回明顯增多,主要是因為基金回本,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在他看來,這也正是牛市初期的信號。
機構普遍看好后市
近期多家券商高調表示看好A股。例如,中信建投提出現在是“牛市的起點”的觀點,滬指下半年看高至3500點。中信證券更是緊隨其后,認為滬指有望沖擊3000點。
手握真金白銀的基金經理在樂觀之余則略顯謹慎。
天弘基金經理肖志剛提出了2019年十大投資預言。他表示,2019年或是機構投資者的牛市,而不是中小投資者的牛市,最大的風險是糾結于過去,糾結于基本面。
業內一位績優基金經理表示,真正的大牛市需要政策強有力的推動,例如鼓勵上市公司分紅、鼓勵合理化并購、鼓勵上市公司回購等。
那么,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期嗎?多位基金經理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在長信基金經理安昀看來,A股戰略配置機會已經來臨。他認為,目前股債雙牛,等未來某一時刻債牛結束,資金將進一步向權益流動。
紅土創新基金經理儲蕎表示,總體來看,從估值、技術面、資金面等方面看,當下是非常好的進場時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