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7 09:2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邢萌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監管力度空前,首張信托罰單出現在3月初,自此之后,兩個月里,已有7家信托公司接到罰單,不同往年的是,動輒百萬“大單”頻出,涉及罰沒金額接近900萬元。
年后,嚴監管的勢頭不減,多家信托公司爆出違規事件,涉及公司治理和業務方面。最新披露的罰單則是來自華寶信托和中泰信托,違規原因不一。中泰信托是違規“兜底式”承諾,被處沒收違法所得260萬元;華寶信托則主要涉及信托資金投放違規,被罰款210萬元。
整體來看,今年監管力度空前,首張信托罰單出現在3月初,自此之后,兩個月里,已有7家信托公司接到罰單,不同往年的是,動輒百萬“大單”頻出,涉及罰沒金額接近900萬元。對此,有信托公司內部人士指出,信托業嚴監管形勢將持續,受罰公司數量或將進一步擴大。
百萬元罰單此前并不多見
日前,華寶信托和中泰信托的兩張罰單引起市場關注,單張罰沒金額都在200萬元以上,如此高的金額在信托業并不多見。據記者統計,2018年單筆信托罰單金額過百萬元的只有2單;而2017年則僅1單。
據銀保監會官網,華寶信托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2018年3月份,該公司違規發放某信托貸款被用于證券交易;2017年8月份,該公司開展某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時,對個人理財資金投資于非上市公司股權未盡合規審查義務;2016年11月份、2018年2月份,該公司部分投資類銀信理財資金投資于非上市公司股權。對此,上海銀保監局責令其改正,罰款共計210萬元。
中泰信托則在2015年7月份違規承諾某信托財產不受損失。對此,監管部門對其發出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264.36萬元。
對于此次受罰,華寶信托和中泰信托均表態稱,將嚴格落實監管意見、加強合規經營。
華寶信托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寶信托將樹立全面合規的意識,積極穩妥推進各類業務,持續提高合規風險管理的水平和層次。
“我司已嚴格落實監管意見,加強合規管理,并將進一步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合規經營。”中泰信托內部人士對記者回復道。
此外,中泰信托也道出了違規項目的原委:該項目是2015年度的信托項目,已在2017年正常結束。我司與委托人簽訂的《退出支持協議》項下信托受益權受讓義務履行條件并未滿足,無須履行,受益人等相關各方權益均未受損。“雖然各方權益均未受損,但當時我司在該信托項目的運作過程中確有審慎不足之處,已深刻反省,切實整改并進行內部處罰和問責。”中泰信托進一步表示。
受罰隊伍或擴容
據記者梳理相關信息,今年來,信托業內已有7家公司接到罰單,罰單金額893萬元,罰單集中在3月份至5月份。
對此,有信托公司內部人士表示,信托業嚴監管形勢將持續,受罰公司數量或將進一步擴大。
中鐵信托在研報中指出,行政處罰對信托公司影響頗大,會對信托公司的公司聲譽、監管評級、業務開展、對外投資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在業務開展方面,信托公司申請新業務資格將會受到影響。根據《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的規定,信托公司申請開辦新業務,應當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監管評級良好、最近2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除申請新業務資格受影響外,包括證券投資信托、信貸資產證券化在內的部分業務也將受到影響;又如在對外投資方面,“如信托公司擬進行金融股權投資或者設立專業子公司,可能因行政處罰而無法實施,從而影響信托公司的業務發展布局。”
對此,中鐵信托認為,監管機構公布罰單內容,對信托公司的運行是一種指導和警示,因此可通過對有關罰單的關注緊跟監管動態,更好地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對于信托公司而言,要加強合規性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
普益標準認為,信托公司需加強風險管理,制定務實和可操作的風險控制措施。選擇風控措施應該重點關注兩項基本原則:一是務實有效原則,即信托公司應該關注具體項目的核心風險點,并充分考慮客戶營銷、同業競爭、商業談判的復雜性,務實有效的選擇風控措施,善于取舍,抓住重點;二是可操作性原則,設計風控措施應該充分考慮可操作性問題,接地氣,提高風控措施“落地率”和執行效果。避免出現諸如抵押、強執公證、資金監管、強制處置等環節操作難的尷尬境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