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 11:23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持有人機構化
9月8日,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公募基金2004-2019年上半年持有人結構數據評價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剔除貨幣市場基金,機構持有我國公募基金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二,顯示出公募基金持有人機構化的特征。具體至各細分類型,則機構更偏好債券型、股票型等風格特征明確的基金產品。
基金持有人機構化
總體來看,《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個人與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基金市值132117.6億元,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66902.08億元,占比50.64%;機構投資者持有65215.5億元,占比49.36%。剔除貨幣市場基金后,投資者合計持有基金市值59790.33億元,其中個人持有21511.05億元,占比35.98%;機構持有38279.28億元,占比64.02%。也就是說,剔除貨幣基金后,我國公募基金的市場份額機構占據三分之二。
細分至各類型基金,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偏好風格特征明確的基金產品。具體看,債券基金合計市值達31350.81億元,其中機構投資者持有28519.31億元,占比90.97%,個人投資者僅有2831.5億元,占比不足10%;股票基金中,機構投資者持有5022.96億元,占比48.69%,個人投資者持有5293.13億元,占比51.31%;貨幣市場基金中,機構投資者占比37.24%;混合基金中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最低,僅為26.07%。對此,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從持有市值看,近年來機構持有基金市值并未贖回,持有市值金額相對穩定。
提升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
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市值明顯減少。剔除貨幣基金后,統計2007年12月31日至2019年6月30日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基金市值減少了6214.57億元,從最高點的27725.62億元降至21511.05億元,持有金額明顯低于個人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儲蓄存款或銀行理財。
另一方面,機構持有基金市值金額從2007年底的3919.83億元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38279.28億元,占比從13.47%上升至49.36%,剔除貨幣基金后,比例達64.02%,已成為公募基金主要持有人。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過去十余年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機構大量持有公募基金,其中企業購買基金分紅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是機構占比上升的重要推動力量。與此同時,即將納入個人商業養老(第三支柱)遞延的養老目標基金,截至2019年6月30日,機構持有比例也達19.11%。
對于促進個人投資者持有公募基金比例,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應結合個人商業養老的遞延稅收政策,按公募基金與第三支柱融合發展思路,落實賬戶制,遞延個人所得稅,吸引老百姓資金流入并長期持有,在此基礎上,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長期資金并優化老百姓的財富管理構成。同時,抓緊推進基金銷售機構層面改革,圍繞如何吸引老百姓的長期資金、鼓勵基金銷售機構等問題進行多方式、多形態創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