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11:19 | 來源:梧桐樹 | 作者:蔡一橋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發展態勢喜人。產品的核心技術不斷創新,各種合規的新產品也逐漸廣泛應用于生活。這其中,玻尿酸是重要的生物醫用材料。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預計,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78萬億元,到了2020年產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未來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55%,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4.09萬億元。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醫藥行業近年來發展態勢喜人。產品的核心技術不斷創新,各種合規的新產品也逐漸廣泛應用于生活。這其中,玻尿酸是重要的生物醫用材料。
鮮為人知的是,玻尿酸的應用并不局限于醫美領域,因其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黏彈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廣泛運用在骨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胃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膚科等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在健康中國戰略下,玻尿酸產業對國民健康有眾多利好,國內市場紅利遠遠沒有釋放出來。作為全球領先的玻尿酸企業,華熙生物以登陸科創板作為新的起點,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高顏值的秘密:透明質酸
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HA),是人體和動物組織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作為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人體內主要分布于眼玻璃體、關節、臍帶、皮膚等部位,發揮重要生理功能。
透明質酸是人體內不可替代的天然物質,胚胎時期體內的含量最高,隨著年齡增長體內含量逐漸減少。
皮膚老化、關節退化、動脈硬化、眼老花等癥狀與體內透明質酸含量逐漸減少密切相關。而相同年齡人群體內所含透明質酸的量也不同,早老癥患者體內的含量明顯減少,顯示衰老的諸多癥狀。
透明質酸在20世紀80年代主要通過動物組織(如雞冠、臍帶)提取法進行制備。提取法的原料來源有限,成本高,質量低,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例如,1kg雞冠僅能提取約1g透明質酸。這期間透明質酸的整體產能較小,市場價格昂貴,限制了透明質酸的應用。
20世紀90年代,國內部分科研機構開始進行發酵法制備透明質酸工藝的研究,推動了我國透明質酸生產的發展。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透明質酸的發酵技術水平以及產量和質量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國之一。
20世紀末,鏈球菌發酵法成為透明質酸生產的主流方法。因為發酵技術的引入,透明質酸的生產規模得以迅速擴大,質量顯著提高,生產成本顯著降低。
提取法與發酵法的比較
目前,透明質酸在醫藥、生物醫用材料、化妝品、食品等領域的應用得到普及和推廣,并逐漸擴展至新的應用領域,如腫瘤治療、組織工程、藥物載體、口腔、胃腸、耳鼻喉等。
根據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分析,2018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達到500噸,2014-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22.8%。其中,化妝品級、食品級和醫用級分別占據50%、46%和4%。
透明質酸的保水作用是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其理論保水值高達500ml/g以上,因此稱為理想的智能保濕劑。透明質酸可同時減少紫外線透射,并通過促進表皮細胞增殖分化和清除氧自由基,修護紫外線所致的皮膚損傷,達到雙重保護。
隨著透明質酸的產業化和技術發展,擁有不同物理與生物特性的透明質酸和透明質酸衍生物推向護膚與彩妝市場,被廣泛應用于護膚精華、口紅、水乳膏霜、面膜、噴霧等。
透明質酸也可以應用于食品領域,研究顯示,口服透明質酸具有補水、改善關節功能和骨質疏松、修復胃黏膜損傷、促進創傷愈合、改善心血管系統、改善軟骨病癥狀、提高人體免疫力、促血管生成等功效。
目前,我國已上市的含透明質酸鈉的保健食品有二十余種,功能大多為改善皮膚水分和增加骨密度。美國、英國、加拿大、捷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多款含透明質酸的保健食品上市,透明質酸作為食品原料已在多個國家或地區得到認可。
此外,透明質酸因其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黏彈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廣泛的運用在生物醫用材料市場,包括骨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胃腸科、耳鼻喉科等。
在白內障手術中,透明質酸眼科黏彈劑可用來支撐操作空間,保護角膜內皮細胞或其它組織免受機械損傷。另外,透明質酸也應用于關節內窺鏡手術、耳外科手術和內窺鏡下黏膜切除術等。
在骨科領域,可用透明質酸溶液來補充或替代關節滑液,通過恢復關節滑液的黏彈性、減少摩擦、提高關節活動性來改善病變關節的生理環境;在填充領域,可用透明質酸凝膠來填充并擴張皮膚、括約肌、聲帶和咽部結締組織等,以改善填充部位的缺陷。
透明質酸的高黏附性和安全性,使其作為腸道及非腸道給藥的藥物載體。透明質酸可作用于在腫瘤細胞中過度表達的CD44受體,因此,也可作為治療腫瘤的靶向藥物載體。
強盈利的基石: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銷售國,2018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的總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86%。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均為中國企業,其中華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2018年銷量占比約為36.0%。
華熙生物是全球領先的、以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形成以發酵核心技術、交聯核心技術為支撐的透明質酸原料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醫療終端產品和功能性護膚品三大主營業務,覆蓋透明質酸原料及相關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原料產品銷售是華熙生物的第一大業務,2018年收入6.5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1.70%。
華熙生物依托生物發酵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各類透明質酸原料和其他衍生品,透明質酸是公司生物發酵原料板塊的核心產品,包括醫藥級、外用級和食品級三大品類、近200個規格,廣泛應用于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及功能性食品領域。
透明質酸原料產品根據應用領域不同,劃分為不同級別,根據法規和應用的不同,對原料有不同的質量要求。
資料源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醫藥領域多利用透明質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異的黏彈性和潤滑性,用于制備關節腔注射、真皮層注射以及滴眼液、外用制劑等醫療終端產品,因此醫藥級透明質酸的質量控制最為嚴格,需要控制原料“內毒素”等雜質水平以確保終端制劑產品的安全性。
資料源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透明質酸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對蛋白質含量也有嚴格控制。
資料源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食品級透明質酸鈉是用于口服產品的原料,含透明質酸鈉的終端產品口服后經腸胃吸收,對重金屬、特殊微生物等有嚴格控制,此外因口服產品多為膠囊、片劑、口服液等劑型,所以對透明質酸鈉原料的溶解性、堆積密度有特別要求。
醫療終端產品也是華熙生物的主要業務,2018年收入3.1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4.82%。
華熙生物自主研發生產透明質酸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醫療終端產品,主要包括軟組織填充劑、眼科黏彈劑、醫用潤滑劑等醫療器械產品,以及骨關節腔注射針劑等藥品。
資料源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功能性護膚品是華熙生物增長最快的一大業務,2018年收入2.9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3.04%。
華熙生物依托微生物發酵技術、交聯技術兩大平臺為核心的研發體系,開發了一系列針對敏感皮膚、皮膚屏障受損、面部紅血絲、痤瘡等皮膚問題的功能性護膚品。
公司旗下擁有“潤百顏”、“BIO-MESO”、“絲麗”、“米蓓爾”、“潤月雅”、“夸迪”、“德瑪潤”等多個品牌系列,產品種類包括次拋原液、各類膏霜水乳、面膜、手膜、噴霧等。
2016年6月,功能性護膚品絲麗精華液先后取得法國化妝品中小企業協會出具的歐盟自由銷售證明,隨后其各種產品陸續在國內完成審核及備案,并開始在國內銷售。
2016-2018年,華熙生物原料產品銷售收入從4.58億元增加到6.51億元,比例卻從63%降低到51.70%。這是因為其他兩大業務在2018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醫療終端產品增長59%到3.13億元,功能性護膚品增長205%到2.90億元。
資料源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近年來,華熙生物積極布局透明質酸全產業鏈,從上游原料業務拓展到下游終端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等消費者使用的產品,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由2016年的34.83%提高至2018年的47.74%,并在2019年1-3月進一步提高至51.36%。
華熙生物三箭齊發,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60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增長率接近55%。
凈利潤方面,華熙生物2018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91%,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速。這是因為營業成本增長放緩、占比降低,從而銷售毛利率較上年顯著提升。
2018年,華熙生物銷售毛利率79.92%,銷售凈利率33.56%。公司凈利率、ROE均屬同業優秀,盈利能力突出。
華熙生物現金流狀況良好,2016-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42億元、3.43億元、4.42億元。
護城河的深度:四大優勢更勝一籌
2018年,全球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透明質酸原料的銷量分別達到230噸、250噸和20噸,華熙生物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透明質酸原料的銷量分別為58.68噸、108.72噸和7.72噸,市場的占有率分別達到了25.51%、43.49%和38.59%。
掌握了上游資源,華熙生物不斷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從2012年開始陸續推出醫療終端產品,目前皮膚類和骨科類產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根據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分析,華熙生物皮膚類醫療產品2018年度的市場占有率為11.5%(按銷量占比);發行人骨科注射液產品2018年度的市場占有率為9.1%。
華熙生物是國內最早實現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發酵法生產玻璃酸鈉原料藥和藥用輔料批準文號,并實現商業化生產的企業。
“潤百顏®”注射用修飾透明質酸鈉凝膠2012年獲得CFDA批準上市,是國內首家獲得批準文號的國產交聯透明質酸軟組織填充劑,打破了自2008年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
作為全球透明質酸行業領軍企業,華熙生物主導或參與建立了四項國家行業標準,并參與修訂歐洲藥典及中國藥典透明質酸標準、提交美國藥典透明質酸專論。
華熙生物依托技術、產業化、銷售渠道、國際化等方面的優勢,打通了上游原料產品到下游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
技術方面,華熙生物同時掌握透明質酸單相交聯和雙相交聯技術,打破了國外透明質酸填充劑產品的壟斷,通過交聯技術豐富了透明質酸的物理學、生物學特性。目前公司已申請專利109項,并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
公司在國內有濟南、上海兩大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領導的研發團隊共208人。此外,在法國也擁有專業的配方研究團隊。2016年-2019年1-3月,公司累計投入與研發相關的支出達2.38億元,占累計銷售收入的比例達8.46%。
產業化方面,華熙生物通過持續的中試研究和生產工藝的技術革新,實現產能的不斷放大, 產量從2000年0.8噸到2018年達到近180噸,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且全球首次實現透明質酸酶和酶切寡聚透明質酸的規模化生產。
透明質酸發酵產率達到10-13g/L,遠高于文獻報道的行業最優水平6-7g/L發酵產率顯著提高,在相同的人力、設備、原輔料、能源投入下,透明質酸的產量接近翻番,單位透明質酸的生產成本大約是行業平均成本的二分之一。
銷售渠道方面,華熙生物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醫藥、化妝品、食品等行業的經銷渠道,全球客戶1000多家,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與客戶合作已超過15年,關系穩固,客戶粘性高。
同時為了向產業鏈下游延伸,華熙生物建立專業的醫學市場支持團隊,成立華熙學院,定期對臨床醫生和患者進行學術研討、培訓等,協助進行市場拓展。在線上渠道與主要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國際化方面,華熙生物醫藥級玻璃酸鈉產品在國際上取得了包括歐盟、美國、韓國、加拿大、日本在內的注冊備案資質21項。醫療終端產品在國際上取得藥械類認證11項。打破國際藥品、醫療器械技術和法規高壁壘,進入國際市場。
同時公司通過并購高附加值品牌、與全球頂尖廠商合作等途徑,整合吸收全球的新技術、新產品,拓寬終端產品線。比如,與韓國Medytox成立合資公司,全資收購法國Revitacare。
大健康市場前景廣闊 未來可期
對于華熙生物而言,需要把握住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機遇。未來透明質酸將在醫療、功能性護膚品和食品等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并且會有更多功能定位的新產品問世,繼而帶動透明質酸產品市場的進一步增長與發展。
根據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分析,2018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量達到500噸,2014-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22.8%,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18.1%的高復合增長率,2023年銷量可增長至1150噸,超過1倍的增長空間。
隨著近年來新興國家經濟快速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規模持續擴大,全球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得以穩步增加。我國大健康產業即將邁入10萬億的市場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為6.2萬億元。初步測算2018年產業規模達到7.01萬億元。
預計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0萬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55%,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4.09萬億元。
為了把握住透明質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機遇,未來華熙生物將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并提升產能,積極進行多元化產品線的布局。
2018年,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原料、針劑類醫療終端產品、次拋原液的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87.75%、94.78%和80.43%,已接近飽和狀態。根據招股書,華熙生物計劃募集資金31.54億元,主要用于新增產能。
華熙天津透明質酸鈉項目預計每年新增產能為:透明質酸原料300噸,是現有產能的1.67倍。此外,還將新增透明質酸衍生物152噸,透明質酸溶液類500噸,透明質酸次拋原液2億支,透明質酸洗眼液1000萬支。未來隨著產能的提升,公司業績將進入新的爆發期。
此外,華熙生物堅持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持續研制開發多個應用領域(骨科、眼科、消化科、口腔科、整形外科、皮膚科等)的生物醫用材料,功能性食品和功能性護膚品。即將建設的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用于新增醫療終端產品及功能性護膚品產能。
聚焦核心技術、堅持研發創新,積極布局新技術、新產品、新領域,是華熙生物在透明質酸領域建立國際領先地位的成功經驗,也是未來十年華熙生物引領大健康產業的唯一途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