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9 07:0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有媒體刊載《“獐子島”扇貝,撒謊了》的報道,稱由于本地捕撈難以滿足生產需求,獐子島大量外購扇貝再加工,且存在虧錢轉運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深交所12月17日再...
近日,有媒體刊載《“獐子島”扇貝,撒謊了》的報道,稱由于本地捕撈難以滿足生產需求,獐子島大量外購扇貝再加工,且存在虧錢轉運的情況。
對于這種情況,深交所12月17日再對獐子島下發關注函: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本地捕撈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公司大量外購扇貝再加工,且存在虧錢轉運的情況。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外購扇貝再加工情況,以及公司在經歷扇貝大比例死亡后,存貨能否滿足正常需求等。
獐子島扇貝真產自獐子島海域?知情者:不少購自日韓,虧本賣
獐子島內部員工表示,獐子島在前年和去年都有從韓國購買蝦夷扇貝“充產量”,“肉、殼都買過。”“實際上從外面買來不掙錢,但畢竟有量。” 老孔說,為了保證市場供給,獐子島“賠錢也要上(指從外部購買)”。
此前,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在位于東獐漁港的貝類加工中心,獐子島集團的全部捕撈船已經停止作業,但仍舊有貨車在裝卸貨物。周邊居民介紹,本地捕撈船的捕撈已經滿足不了工廠的生產需求。
而所謂的粉絲扇貝的加工,就是將一年生的扇貝肉裝在“外面買來的殼”里,“殼就是當個盤用。”
粉絲扇貝真空包裝后冷凍裝箱發貨,“廣州、深圳、上海,全國各地發個遍,有人下訂單,該給誰就給誰。”
有消費者在“獐子島旗艦店”內購買“獐子島易道味蒜蓉粉絲扇貝(速凍生制)”評論稱“肉太小了,不連殼”。
客服對此回復稱,“咱們選取大連獐子島潔凈海域產出的底播蝦夷扇貝為原料,清理加工后選取貝肉部分,并不小了呢。”
中國漁業協會內部人員、漁業資深人士王金和鑒別實物圖后表示,扇貝殼肯定是蝦夷扇貝殼,“里面的扇貝肉明顯是拼接的,不確定是哪一種貝。”王金和說,蝦夷扇貝的殼特別大,其他類型的扇貝肉、日月貝肉都可裝在蝦夷扇貝殼內,且價格便宜。
消費者在“獐子島旗艦店”18只裝的蝦夷扇貝購買鏈接中的評論圖
獐子島在2019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蝦夷扇貝是公司優勢產品,養殖面積和產量居業內首位,是公司利潤的主要貢獻產品。
公司其它海珍品海參、鮑魚、海膽、海螺、牡蠣等的規模相對較小,尚未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形成重要支撐。然而扇貝頻頻受災,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7月曾表示,“獐子島用代價換來了對風險的認知和敬畏,并且識別了這片海”。如今,這片復雜的海也將被放棄。
12月13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計劃放棄海況相對復雜的海域約150萬畝,根據海域使用相關規定,預計每年可節約用海成本約7000萬元。早前,吳厚剛還表示,公司已經決定立即停止今年的扇貝播苗。
今年11月,吳厚剛在接受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采訪時表示,“我們10月中旬實際上是陸續啟動和進行了播苗生產,大約有三萬畝左右,出現大面積大比例死亡之后,我們就決定立即停止這個播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