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02:2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日前舉辦的“迎接2020,備戰權益投資新機遇”南方論壇上,南方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王博表示,對于眼下的科創板行情,科技是內涵,而創新更多體現在制度的創新...
去年7月22日,25家科創公司上市,拉開了科創板的序幕。作為改革創新的先鋒,科創板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市場的神經,也為科技板塊帶來了一波行情。那么,如何看待科技股公司?2020年是投資科技行業的好時機嗎?
在日前舉辦的“迎接2020,備戰權益投資新機遇”南方論壇上,南方科技創新混合基金經理王博表示,對于眼下的科創板行情,科技是內涵,而創新更多體現在制度的創新。他還表示,做科技投資還是遵循產業趨勢,挖掘能成長為大公司的成長股。
科技股投資更注重成長性
由茅煒和王博共同管理的南方科技創新混合成立于2019年5月,近半年收益率超60%。作為一支標榜科創的基金,王博在伺機逢低買入。王博表示,科創板7月22日上市之后,當時大部分公司都處于高估的狀態,沒有比較好的安全邊際時,不買入。伴隨著后續科創板公司的板塊性會減弱,會逐步落實到公司基本面上,如果公司有合理價格,會考慮投資。
事實上,王博非常認可科創板的公司。他表示,南方基金研究部有專門成立科創板研究小組,進行了非常前瞻且深入的研究。
研究之后,他們發現了科創板的兩個重要特征:一是科創板公司在國內相關行業中相對優質,不完全是炒概念;二是通過對第一批報材料的一百多家科創板公司進行過分析,發現大部分公司ROE、ROA、研發強度、成長性均超過目前A股公司平均水平,尤其是盈利能力方面。一般來說,科創板公司的研發成本比較大,扣除研發費用后,盈利能力依然出類拔萃。
落實到投資上,王博認為,科創板投資和傳統成長股投資相比有四點不同:
一是科創板公司大部分都是非常典型的成長股,在投資上要遵循成長股的投資研究方式,要注重長期成長性和空間,注重公司治理和研發能力;
二是要特別注重去偽存真,之前部分投資者喜歡炒概念,所以投資科創板一定要注意去偽存真;
三是投資方法要更加多樣化,一般做成長股投資,都用PE的方法,但初創的科技公司,利潤不顯著,要更加注重長期投資和對公司長期成長性的關注;
最后,無論是投一般的成長股還是科創板,都看重未來企業的自由現金流,科創板公司在初期成長性更為顯著。
在創新周期中挖掘成長股
以往而言,投資科技類公司較大的煩惱在于,A股科技類公司前十名幾乎每十年都會發生一次大洗牌。
但在王博看來,在科技行業投資的三個周期中,比較重要的是創新周期,隨著技術進步,新的產品形式出現,刺激新的需求,實現成長性,這是科技股非常重要的特征。
“一輪一輪科技創新會使得科技行業呈現比較典型的周期特征,這次是以5G實施和物聯網為代表,投資國內為主的新一輪創新周期。”王博表示。
對投資來說,一輪周期并不短,每一輪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的出現、普及、滲透,一般時間在3-7年左右,足夠使很多公司從非常小的公司成長為巨頭公司,市值可能有數十倍增長。
“做科技投資還是遵循產業趨勢,挖掘未來3-5年或3-7年長期成長的產業,從中找出能成長為大公司的成長股。”王博表示,“在很多領域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公司,比如創新藥,主要是基于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此外還有基于信息流的應用,比如視頻、游戲這一類to C的行業,還有智能硬件行業,如可穿戴、手表、耳機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