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09:0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未知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6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中,格力電器、中興通訊、精研科技等20多家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參與其中。...
原標題:三方面考量科創板與科研之關系
來源:證券日報 閻岳
近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資本市場有了科創板之后的第一次盛會。科創板的出現讓大家對獲獎項目的解讀有了全新的視角。筆者認為,科創板與科研、獲獎項目的關系可以從三方面進行考量。
首先,科創板的定位決定了其是科研落地的一個絕佳場所。
設立科創板的初衷就是要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科創板就是要為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做好金融服務。
簡單地說,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就是要通過國家榮譽和物質激勵,褒獎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開創性或突破性成果的科研人員,從而筑牢基礎研究這一科技創新的根基。
一個是激勵創新研發,一個是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科創板與科研的關系非同一般。
其次,科技獲獎項目與上市公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6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中,格力電器、中興通訊、精研科技等20多家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參與其中。
在兩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項目中,長江電力、東方電氣、葛洲壩參與了長江三峽樞紐工程,中國船舶、振華重工、中國鐵建等則參與了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
在13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中,就包括三安光電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的項目“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參與了獲獎項目,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
參與獲獎項目的公司有的在主板上市,有的在中小板上市,與科創板暫時沒關系。但等到這些項目轉化為生產力(有的已經轉化)之后,誰又能懷疑它們不會出現在科創板的序列中呢?況且,我們現在還有了分拆上市規則。也許用不了幾年,科創板公司就會出現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獲獎項目里。
第三,獲獎項目獎金與科創板上市創始人身價倍增的關系。
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最高獎的兩位院士,每人獎金800萬元,全部由獲獎者個人支配。
有足球愛好者看到這個獎金數額之后,不禁喟然:搞科研的不如踢足球的啊。讓他們發出這種感慨的是,今年中國足協為男足國家隊員設定了1200萬元的工資帽。
這種對比代表了社會的一種錯誤認識。筆者要強調的是,不同的行業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的。況且,在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之后,其創造的價值將不可計量,惠及的人群也將不計其數。擁有這些項目的企業若能在科創板掛牌上市,其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國,迫切需要進行科技創新以增強新動能,而增強新動能的基礎就是提升科研水平,進而與企業融合,合格者到科創板這個平臺上進行“練級”,與國內同行競爭,與國際同行競爭。反過來,科創板企業的成功又會促進科研的發展。這就是科創板與科研的辯證關系。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