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07:0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然2019年巴菲特的倉位仍堅守在傳統行業奉行價值投資理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開始關注科技股,嘗試投資新經濟。從倉位調整來看,2019年巴菲特減持了富國銀行、高...
2020年2月22日沃倫·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的業績報告,其中巴菲特撰寫的致股東信是整個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公布投資業績的同時給股東寫信的傳統巴菲特保持了55年,眾所周知巴菲特的信是巴菲特和股東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另外一個是每年5月在奧馬哈舉行的股東大會。
從伯克希爾·哈撒韋業績來看,2019年標普500指數的增幅為31.5%,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股賬面價值增幅為11%,低于標普500指數近20%。巴菲特第一次給股東寫信為1965年,1965-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每股賬面價值復合增長率超過20%,而標普500指數僅為10%。從歷史上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業績遠好于標普500指數。
201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業績低于標普500指數,主要因為2019年以特斯拉、蘋果和亞馬遜為首的科技股迎來大牛市。巴菲特持倉最高的前十大股票分別為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摩根大通、穆迪、達美航空、紐約銀行梅隆公司,不難發現持倉主要以消費、金融和能源傳統行業為主。
雖然2019年巴菲特的倉位仍堅守在傳統行業奉行價值投資理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開始關注科技股,嘗試投資新經濟。從倉位調整來看,2019年巴菲特減持了富國銀行、高盛和紐約銀行梅隆公司重倉的銀行股,并承認自己是亞馬遜CEO貝索斯的粉絲,購買了亞馬遜公司的股票。亞馬遜的核心業務是電商、云服務和Prime會員及廣告業務,盈利能力逐漸凸顯。近年來,巴菲特多次大量買入蘋果公司,巴菲特買入蘋果之后,蘋果股價不斷地創出新高,為巴菲特投資組合貢獻了巨大的利潤。從巴菲特持股蘋果和亞馬遜來看,巴菲特更看好科技與消費的混合概念,公司業務具有一定的“護城河”且需顯現盈利能力。另外,巴菲特還持有生化基因公司(BIIB)部分股票。生化基因公司(BIIB)主要從事癌癥、自動免疫和激動疾病的治療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以生物醫藥為首的生命健康領域可能是巴菲特下一個關注的重要領域,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布局生命健康產業??傮w來看,巴菲特仍然踐行價值投資的理念,并開始關注以科技類為主的新興經濟公司。
在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表示自己和搭檔查理·芒格做好了退休的準備,目前尚未確定接班人,但旗下的投資經理賈恩(Ajit Jain)和阿貝爾(Greg Abel)在2020年5月2日舉行年會上有更多曝光機會。此前,阿貝爾(Greg Abel)負責能源業務,賈恩(Ajit Jain)負責保險業務。如果賈恩(Ajit Jain)和阿貝爾(Greg Abel)接班巴菲特和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組合可能會迎來調整。
從我國市場來看,無論A股還是港股消費類股票和新興經濟概念均受到市場熱捧,這與巴菲特關注的領域不謀而合。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類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消費類公司業績可能會有一定幅度反彈。隨著2019年阿里回歸港股,我國消費+新經濟概念的三大巨頭公司阿里、騰訊、美團點評齊聚港股,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概念受到市場熱捧,也符合我國經濟從以投資為主到消費為主拉動的轉變。新冠疫情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醫療行業的發展,尤其是以研發疫苗的生物醫藥企業。2019年,港股改革醫療企業IPO上市規則,共有17家醫療企業在香港上市,12家生物醫藥企業,3家醫療器械企業和2家醫療服務企業。與A股相比港股估值較低有一定安全邊際,與美股相比港股企業盈利增速較快,凸顯配置價值。
尋找價值投資和新興經濟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和平衡點,可能就是未來投資界的“圣杯”。個人投資者由于專業知識有限,如何尋找“圣杯”?巴菲特一直建議個人投資者購買ETF,在自己的持倉中巴菲特也配置了部分ETF。由于A股市場上散戶較多,普通個人投資者可以關注金融類、能源類和消費類ETF踐行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如果關心新經濟可以關注生物醫藥類ETF。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