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02:1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冷翠華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匯安保險表示,盡管其加強了與下游渠道和業務合作,但仍難以抵御行業自律和競爭激烈帶來的業務下滑,同時,因汽車銷量出現明顯下降,其車險業務也隨之下滑,目前已經關閉了...
2月24日,新三板掛牌機構遼寧匯安汽車保險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匯安保險)發布公告稱,其擬申請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該公司的選擇并非個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一共有27家新三板保險機構,比2018年的33家凈減少了6家,近兩年保險機構與新三板的關系是“出多進少”。從過去一年的融資情況來看,一共僅有3家機構通過定向增發成功融資4次。
三因素促摘牌?
匯安保險于2018年3月掛牌新三板,至今不到兩年時間。對于擬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原因,該公司表示,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股票自2018年掛牌以來,未能實現預期的經營效果;二是因保險代理行業政策等因素導致其業績受到一定影響;三是其掛牌后支付的中介機構費用增加,導致運營成本上升。
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匯安保險實現營業收入5907.25萬元、7299.66萬元以及7788.4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617.41萬元、922.52萬元以及1544.99萬元。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9.3萬元,同比下降35.23%;取得毛利率15.29%,而上年同期為23.81%;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98.2萬元,同比下降了49.96%。
針對業績陷入困境的原因,匯安保險表示:“主要由于保險行業自律因素,導致各保險公司對保險代理公司返傭比例大幅下降,因而導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同時,公司部分網點發生虧損,公司為保證與下游渠道的業務增加了返還渠道的渠道費比例,因而導致毛利率也出現下降。”
匯安保險表示,盡管其加強了與下游渠道和業務合作,但仍難以抵御行業自律和競爭激烈帶來的業務下滑,同時,因汽車銷量出現明顯下降,其車險業務也隨之下滑,目前已經關閉了6家虧損較大的分支機構,仍有部分分支機構虧損。
掛牌機構呈凈減少趨勢
匯安保險的選擇并非個例?!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整理,截至今年1月底,一共有27家新三板掛牌保險機構,比2018年年底的33家凈減少了6家,近兩年保險機構與新三板的關系是“出多進少”。
匯安保險在經營上的困境也正是不少中小保險中介機構的真實寫照。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車銷量的持續下降,車險增量市場下滑,競爭更為激烈,而行業自律的進一步強化,進一步壓縮中介機構的利潤。中國乘聯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上旬,我國汽車銷量下降92%,冰點態勢明顯,這對以車險為主要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帶來極大沖擊。
業績變差、融資不暢,中介費支出等成本高昂,正是部分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離場的重要原因。一家券商的非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一般規模較小的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后一年要支付100萬元左右的中介費,是此類公司的硬成本。一般情況下,掛牌新三板對公司轉板上市有幫助,但在保險行業,尚無一例成功轉板的案例,整體交易比較冷清。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今年2月24日之前的一年時間內,僅有3家新三板保險機構一共成功融資了4次,融資總額為16.4億元。其中,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去年4月募集資金15.53億元;民太安公估公司分別于去年4月和11月募集資金共計7194.83萬元;安泰保險代理公司于去年5月募集資金1560萬元。
同時,數據顯示,目前至少已經有6家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摘牌。其中,華誼保險是被強制摘牌,東吳保險、中聯保險、世紀保險、龍琨保險,以及德晟保險均為公司主動申請終止掛牌,與2016年保險中介機構排隊候場進入新三板的現象相比,近兩年保險機構的熱情明顯下降,新增掛牌保險機構屈指可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