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03:03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7年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三項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這三者被合稱為“新金融工具準則”或“中國版IFRS9”。境內上市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江蘇銀行2019年年報中,“非利息收入占比”升至43%,引發業內關注。
江蘇銀行4月10日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達449.74億元,同比增長27.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6.19億元,同比增長11.89%,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非息收入占營收比例進一步提升至43.22%,而2018年同期這一數據為27.76%。
“非利息收入占比”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判斷銀行業轉型、擺脫傳統坐享利差模式的重要指標。短短一年時間,江蘇銀行這一指標大幅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兩大因素
中國證券報記者翻看江蘇銀行年報發現,江蘇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飆升的主要原因是會計準則變更和江蘇銀行部分業務收益所導致的。
年報數據顯示,江蘇銀行2018年和2019年非利息收入分別為97.77億元和194.37億元,這意味著一年間非利息收入大增近100億元。
分項來看,2019年非利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60.23億元,同比增長15.33%,占營業收入的13.39%,增長速度與公司凈利潤增速大體相當。最主要的增量則來自于投資收益,大漲238.36%至129.72億元,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占比則從10.88%提升至28.84%。2018年江蘇銀行的投資收益為38.34億元,這意味著江蘇銀行一年投資浮盈接近百億元。
江蘇銀行在年報中進行了詳細披露,這主要是由于基金投資收益的增長和(00001)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以公允價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收益計入的影響。江蘇銀行稱,調整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收益不再計入利息收入,而被計入了非利息收入。這也是導致江蘇銀行投資收益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業績波動料加大
2017年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三項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這三者被合稱為“新金融工具準則”或“中國版IFRS9”。境內上市企業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中企業金融資產從過去四類分為三類,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A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FVOCI)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
根據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一位合伙人的測算,新金融工具準則下,銀行持有的復雜的結構化投資、信托計劃、資管計劃、基金投資等金融資產很可能需要分類為FVTPL,這意味著銀行資產負債表中FVTPL資產的占比將增加,銀行損益表受到上述資產估值波動影響而增加。不同銀行影響方面,大型銀行FVTPL類資產在總資產的占比,從2017年末的2.0%上升至2018年末的2.9%左右;股份制銀行從1.1%上升至4.7%左右;城/農商行則從0.9%上升至9.1%。資產歸類于FVTPL后,價值變動將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這意味著持有較多FVTPL資產的上市公司業績的波動將增大。
事實上,2019年新的金融工具準則已經對當期上市公司利潤產生了明顯影響,銀行由于整體體量較大,FVTPL類資產占比并不大,整體受影響并不突出。
影響最明顯的當屬保險上市公司,保險公司金融資產總資產占比較高,2019年由于資本市場表現較好,多家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大幅提升,使得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不過這也意味著,如果市場發生向下劇烈波動,這些公司的業績也將受到很大影響,未來江蘇銀行的業績波動性有望增大。
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金融市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金融資產占比持續上升。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將會放大上市公司的損益波動,上市公司應重新審視經營戰略,審慎開展風險投資。而投資者也需關注上市公司來自主營業務的真實利潤水平。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