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03:1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頒布,允許經證監會審批后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基金托管業務;同年,證監會公布《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暫行規定》,券商開...
8家券商、3家銀行正在排隊申請基金托管資格
近日,2家券商獲批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至此,獲得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券商增至19家,大資管時代中,基金托管業務或許也會成為券商的業務發力方向。
6月8日,證監會核準萬聯證券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限從事公開或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6月15日,證監會核準華鑫證券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限從事公開或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而此次券商獲批該資格,距離上次申萬宏源獲批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已過去了超過11個月。
從券商托管業務發展路徑來看,201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頒布,允許經證監會審批后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基金托管業務;同年,證監會公布《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暫行規定》,券商開展公募基金托管業務的法律環境已經成熟,當年年末,海通證券獲批基金托管業務資格,成為第一家具有相關資格的券商。
如今再加上此次新獲批的2家,從2013年券商托管業務開閘至今,具有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券商增至19家。
據證監會《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顯示,目前還有8家券商、3家銀行正在排隊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
近年來,券商在基金托管業務方面表現出行業優勢,平安證券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志認為:“公募基金托管起步于1998年,發展至今,相對于銀行,券商在大部分基金類型上的托管費率更低。另外,相對于銀行托管業務,券商托管業務有兩個優勢。一是一站式服務。單從托管業務上,銀行和券商同質化明顯,但是如果將托管業務作為機構服務基金公司業務中的一項來看,券商有更全面的服務能力。比如交易、托管、結算一條龍服務。二是專業優勢。相對于銀行,券商更貼近資本市場,在專業程度上有優勢。對于創新品種的理解和支持上,在創新產品的交收清算、凈值計算等方面有自身的專業優勢,對此類基金吸引力更強。比如2015年-2016年交易型貨幣基金發展較快,當時共成立14只交易型貨幣基金,其中有8只由券商托管。”
但需要注意的是,券商基金托管業務發展瓶頸也十分明顯。“2013年券商托管業務開閘,在資格審批上受到監管部門較大力度的支持,但是券商基金代銷實力長期弱于銀行,制約托管業務的發展。2014年至2019年,公募基金市場共成立5227只基金,只有150只基金選擇托管在券商,不及總數的3%。目前,全市場僅有176只基金托管在券商,券商公募托管業務發展緩慢。”賈志進一步分析。
從券商目前開展基金托管業務的情況來看,平安證券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至少有11家券商托管了被動指數基金,有7家券商的被動指數基金托管規模占非貨幣基金托管規模的70%以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