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03:06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陳夢宇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汽協會表示,6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復蘇態勢持續向好,制造業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消費市場繼續改善,重大基建項目加快開工。伴隨各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持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公布6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6月,我國汽車產銷延續回暖勢頭,分別達到232.5萬輛和230.0萬輛,環比增長6.3%和4.8%,同比增長22.5%和11.6%。其中,商用車同比增速明顯,達77.9%和63.1%,銷量創歷史新高,為53.6萬輛;乘用車增幅較小,共銷售176.4萬輛,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1.8%。總體來看,本月汽車總產銷量均刷新了6月份產銷歷史新高。
總體表現好于預期,皮卡6月增幅再擴大
中汽協會表示,6月,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復蘇態勢持續向好,制造業供需兩端持續回暖,消費市場繼續改善,重大基建項目加快開工。伴隨各地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持續帶動,市場表現總體好于預期。1-6月累計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銷均過千萬輛,分別為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同比雖下降16.8%和16.9%,但降幅與1-5月相比,分別收窄了7.3%和5.7%。
其中,乘用車產銷為775.4萬輛和787.3萬輛,同比下降22.5%和22.4%,降幅比1-5月收窄6.6%和5.0%。乘用車四大類品種產銷降幅均有所收窄,但總體表現好于預期。從細分車型數據看:轎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5.9%和26%;SUV產銷同比分別下降14.6%和14.9%;MPV產銷同比分別下降48.1%和45.7%;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20.4%和19.8%。
值得注意的是,從5月開始,皮卡產銷量同比增長由負轉正,當月增幅進一步擴大。6月,皮卡產銷分別完成5.8萬輛和5.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3.9%和23.3%,同比分別增長93.6%和74.5%。
新能源汽車仍下滑,須向兩端拓展市場
不過,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幅仍低于市場,雖然從3月份開始,新能源汽車產銷呈恢復性增長態勢,但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仍分別下降25.0%和33.1%,為10.2萬輛和10.4萬輛。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9.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5%和37.4%。各細分類型(純電、插混以及燃料電池)同比數據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對此,中汽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建議,廠家和消費者要逐漸適應低補貼狀態,實際上,從數據來看,上半年消費力量已在穩步回升,說明市場正在接受低補貼運行模式,這會引導市場走向良性循環。另外,關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發展,許海東認為要拓展新能源汽車用戶群體。一是要走向高端化,從性能上逼近傳統燃油車,如北汽、比亞迪以及蔚來等企業已開始瞄向特斯拉所在的高端市場;二是要拓展農村市場以及城鎮家庭第二輛代步車市場,從外觀、安全性、舒適性和操控性等方面滿足以上人群需求。長期來看,中國新能源品牌與特斯拉等國外品牌一定會展開正面競爭。
6月自主品牌市占率再降
數據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總體市占率仍在下滑。1-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285.4萬輛,同比下降29.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6.3%,市占率同比下降了3.4%,降幅比1-5月繼續擴大。在主要外國品牌中,德系和日系乘用車銷量同比降幅均低于行業,美系、韓系和法系同比降幅均超過20%,且均高于行業。1-6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8.2%、48.6%和67.2%,與上年同期相比,依然呈現下降趨勢,中國品牌MPV降幅更為明顯。
雖然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整體在下降,但也有部分品牌逆勢上揚,如紅旗、長安等。許海東分析,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消費者會更加看中低故障率和省油等優勢,進而選擇德系、日系等品牌,這導致了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下滑。不過,在此前抑制性需求被逐步釋放后,購買自主品牌的群體與購買外資品牌的群體會趨于平衡,故三季度自主品牌市占率有望回升。
“二八定律”進一步極端化
另外,在當前情況下,“二八定律”在汽車行業幾乎變成了“一九定律”。1-6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9.1%,高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合計銷量為913.9萬輛,同比下降16.5%,但好于行業0.4個百分點。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銷量與下滑幅度均為第一,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汽集團下滑幅度高達30.55%。
許海東認為,上汽集團的此番表現主要是上汽通用五菱銷量下滑所致,而上汽通用五菱所服務的農村底層市場,其消費力量受到了宏觀經濟轉型以及本次疫情的雙重影響,加之上汽集團今年致力于降庫存,故致其整體銷量大幅下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