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10:0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黃蕾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部分“代理退保”不法團伙肇始于小貸公司。由于相關部門對P2P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強,部分原來從事小貸、P2P業務的人員,現在轉做“代理退保”業務。而隨著“代理退...
“惡意投訴代理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下稱“代理退保”)呈愈演愈烈之勢。上海證券報記者經過長期追蹤發現,“代理退保”幾經異化,已形成依靠退保理財、退舊換新、收取高額手續費牟利的黑色產業鏈。其運作模式呈現手法專業化、渠道擴張化、組織集團化、目的利益化等特征,不僅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更損害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監管部門與保險機構齊迎戰。據統計,自“代理退保”產業鏈浮出水面以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監管機構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已超過50次。如何防范“代理退保”風險,打擊黑色產業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已引起監管、行業和險企高度關注。
他們都是誰?他們會找誰?
市場一直好奇,“代理退保”不法團伙從何處發源?這些從事不法行為的都是哪些人?
據了解,部分“代理退保”不法團伙肇始于小貸公司。由于相關部門對P2P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強,部分原來從事小貸、P2P業務的人員,現在轉做“代理退保”業務。而隨著“代理退保”逐步產業化,參與人員也呈現擴散態勢。“代理退保”模仿直銷模式,廣泛發展下線代理,形式通常有加盟代理、中介合作、招收學員等。他們招攬的對象通常為離職保險代理人、在職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退保客戶、小貸或信用卡業務員,甚至還安排律師參與其中,以便為其后續躲避法律制裁出謀劃策。
他們招攬下線的途徑有微信朋友圈、專用微信群、抖音、百度貼吧等用戶量較多的社交平臺,甚至還公然以創業的名號,發布招募學員的廣告。他們已經形成金字塔式營銷模式,逐層分工獲益。同時,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線上渠道網羅學員,以網課等形式收費。
目前,各地均有專門從事“代理退保”的組織及人員,其運作存在零門檻易復制、零監管難制約、隱蔽性高等特點,經過演變發展,近期更呈現出產業化、專業化的趨勢。
“代理退保”不法團伙的潛在客戶來自哪里?據了解,他們的獲客渠道從原來的線上平臺、線下小廣告、金融類公司攬客,發展到戶外廣告、電話呼出獲客。他們甚至還在線上假借監管名義,招攬客戶。
這些不法分子打著維權的幌子,虛假宣傳,鼓吹“保險無用”論,慫恿客戶退保,卻使無辜客戶缺失保障。他們甚至非法買賣個人信息,以利益分成為誘餌拉攏離職業務員、保險公司人員為他們提供“客源”。
套路有多深,打擊就有多狠
這些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斷變化,屢屢突破下限。在退保取證的過程中,他們通常先阻斷保險公司與客戶聯系,并嘗試與客戶簽訂所謂的“代理維權協議”,收取高昂定金,甚至以該客戶的身份證件、保單、銀行卡作為抵押,從而“捆綁”客戶。
緊接著,他們再教唆客戶,通過編造投訴理由、設計圈套、鬧訪等形式,引導被訴人或保險公司其他人員做出不利的陳述,并利用電話錄音、微信截屏、拍照等方法“釣魚取證”。在取證后,“代理退保”組織隨即向監管部門投訴,對保險公司施壓,進而完成退保。
因客戶個人信息被掌握,甚至有部分客戶在拒絕配合后,受到人身安全威脅。而客戶抵押給他們的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復印件,后期還可能被他們用來從事洗黑錢、網絡貸款等違法犯罪活動。
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為一旦退保成功,“代理退保”組織會向客戶收取全額保費20%至60%不等的手續費,利益巨大。
套路有多深,打擊就有多狠。對于這些擾亂保險業正常經營秩序的不法團伙,全行業深惡痛絕。記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經銀保監部門和行業協會多方協調,“代理退保”現象帶來的社會危害已引起公安經偵、刑偵等部門的關注和重視。據了解,多地將組建由經偵、保險等專業人員組成的“代理退保”專項打擊小組。目前,已有多個不法團伙正在或將要進入被立案批捕環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