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1:1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券商加杠桿動作較為迅猛。8月以來,至少已有18家券商因累計新增借款達到信息披露標準而發布相關公告。據公告,這18家券商1至7月新增借款合計超...
“今年,券商最惹眼的一個動作就是借錢,通過各種途徑,主要包括短融券、公司債等。”一位券商人士近日向記者感嘆。
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券商加杠桿動作較為迅猛。8月以來,至少已有18家券商因累計新增借款達到信息披露標準而發布相關公告。據公告,這18家券商1至7月新增借款合計超過2700億元。除滿足日常經營的流動性需要外,迅速補充大量資金有利于證券公司拓展業務,特別是“重資產業務”,有望因此而得到充分發展。
券商新增借款快速上升
近期,證券公司提升杠桿率以尋求更高的回報成為行業趨勢。
8月11日晚間,華泰證券發布今年累計新增借款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的20%的公告。據公告,截至7月31日,華泰證券累計新增借款金額391.44億元,累計新增借款占上年末凈資產的比例為31.15%。從新增借款分類看,主要是1月至7月發行的公司債券、短期借款增加,以及其他借款出現大幅增長。
作為行業龍頭之一,華泰證券此次披露的情況可算是近期一批上市券商新增借款量快速上升的樣本。
根據相關規定,“發行人當年累計新增借款或對外提供擔保超過上年末凈資產的百分之二十”屬于應及時披露的重大事項。按照該規定,自8月以來,至少有18家券商公告,并對當年累計借款明細情況進行說明。
其中,中金公司、平安證券、中信建投、南京證券、長城證券、國聯證券、安信證券、財通證券等8家券商累計新增借款對上年末凈資產的比例超過40%。
就這18家券商的名單看,頭部券商占主流,大型券商借款規模更是十分可觀。中金公司、平安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累計新增借款規模均超過200億元。
發債融資通道寬敞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券商新增借款主要以發行債券、收益憑證等渠道為主,較少使用銀行貸款的渠道。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券商通過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的形式,已累計融資超萬億元,同比大增近90%。其中,共發行200只證券公司債,融資4586億元;發行206只短期融資券,融資5634億元。
監管層對券商融資的支持已有所體現。今年5月29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次級債管理規定>的決定》(下稱“管理規定”),允許次級債公開發行和自行承銷,進一步拓寬了券商的發債渠道。
東方證券分析師唐子佩表示,“管理規定”允許券商公開發行次級債,無疑將顯著拓寬券商次級債融資渠道,有效提升杠桿運用水平,充實資本,提升防風險能力。同時,也為券商發行其他品種的公司債奠定了法規基礎。
流動性充裕有利于券商加杠桿
雖然在公告中上述各家券商均表示,“新增借款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新增借款均為滿足公司日常經營的需要,屬于公司正常經營活動范圍”等,但“加杠桿”的趨勢還是引起了行業人士和資本市場的關注。
某大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認為,自2015年6月后,整個券商行業經歷了一輪“去杠桿”過程,杠桿率一直在低位徘徊。而當前流動性充裕,監管政策也有新的調整,券商行業“加杠桿”是大趨勢。
這位分析師表示,當前,國內券商的杠桿率與國際同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融資渠道不斷拓展,券商杠桿率逐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在近期低利率環境下,券商發債融資熱情較高,而允許公開發行次級債等新舉措的出臺,疊加1年期以內公司債券發行限制被取消等,券商發債規模還有望進一步提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