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09:4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投行保薦業務布局中,多家頭部券商仍持續“錨定”創業板保薦業務,其中“創業板IPO跟投業務”成為下半年業務布局的重點。...
進入金秋九月,創業板注冊制下,已有21只新股上市交易,IPO融資總額達211.68億元。作為專業機構投資者,證券公司正積極籌備、推進創業板項目保薦,助力創業板改革。
據深交所數據統計,目前共有65家券商參與到創業板注冊制IPO、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的申報當中,為創業板項目“保駕護航”。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民生證券的保薦項目數量最多。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多家頭部券商早在今年年初便提前積極儲備創業板注冊制項目,為上半年保薦業務提供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投行保薦業務布局中,多家頭部券商仍持續“錨定”創業板保薦業務,其中“創業板IPO跟投業務”成為下半年業務布局的重點。
保薦業績排名出爐
頭部券商競爭激烈
截至記者截稿,據深交所數據顯示,創業板注冊制IPO受理企業已達到368家。其中29家企業處于“已受理”階段,270家企業“已問詢”,14家企業已獲上市委會議通過,48家企業處于“提交注冊”階段,還有7家企業處于“中止”階段。
除首發上市外,創業板存量企業也迎來了“升級版”的再融資和并購重組規則。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深交所累計受理創業板168家企業再融資申請,9家企業重大資產重組申請。
作為保薦機構和項目重要參與者,券商積極備戰創業板注冊制IPO、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的申報。總體來看,目前共有65家券商參與到上述三類創業板保薦項目中。創業板注冊制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民生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的保薦服務項目數量位居前五,分別有57家、40家、32家、29家、27家。國金證券和國泰君安以26家和25家緊隨其后。
具體來看,有57家券商參與了創業板注冊制下的IPO保薦項目。從IPO申報企業家數來看,中信證券暫列保薦服務家數榜首,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民生證券緊隨其后,保薦服務家數分別為30家、27家、23家和23家。
再融資方面,共有46家券商參與到168家企業的再融資申報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證券位居前列,保薦服務家數分別為26家、14家、13家。
重大資產重組方面,共有9家券商參與到9家企業的重大資產重組申報當中,分別為中信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國信證券、國金證券、方正承銷保薦、東興證券、中原證券、聯儲證券、華創證券。
對此,山西證券非銀團隊劉麗表示:“從券商業務來看,受創業板上市公司密集登陸創業板及交易活躍影響,有利于增厚其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的業績,提升證券板塊估值水平。”
布局創業板
成頭部券商共識
《證券日報》記者翻閱上市券商半年報發現,不少券商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前布局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相關業務工作。
例如,國信證券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以注冊制為重點,把握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等重大市場契機,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全力做好項目培育及申報。同時,上半年積極推進投資者適當性、交易風險控制、技術系統改造等準備工作,以確保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后相關融資融券及轉融通業務順利開展。
華泰證券也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股權承銷業務立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等重點行業,著力提升境內外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同時積極儲備創業板注冊制項目。針對創業板放寬漲跌幅限制、首日可作為兩融標的等變化,全面分析對融資融券和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影響,研究完善創業板集中度限制、追保平倉機制、風險跟蹤及回溯機制等風險控制措施,保障業務在風險可測、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平穩運行。
在券商平穩有序開展創業板注冊制下保薦等業務的同時,2020年下半年的工作重點也逐漸浮出水面。《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多家頭部券商在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中提到“繼續把握注冊制下創業板業務機會”,尤其是創業板注冊制IPO跟投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2020年下半年,公司將積極做好創業板等項目的開發和執行工作。同時,有序推進創業板注冊制IPO跟投工作,爭取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華泰證券同樣表示:“今年下半年,在另類投資業務方面,將持續健全完善投資管理和業務發展模式,積極把握投資機會,持續健全完善創業板跟投業務制度和機制,穩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回報率。”
與此同時,券商也將持續加大針對創業板注冊制等創新業務的布局。例如,中信證券在2020年下半年投行業務展望中明確提出,公司將緊密跟進政策變化,針對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等創新業務持續進行布局。華泰證券則表示,下半年將踐行重點區域開發和行業深耕,加大優質客戶布局,同時加強跨境聯動,把握紅籌企業回A、GDR、中概股回歸、境外上市等業務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