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02:57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劉敬元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我們一直堅守,在完成既定大類資產配置的同時,不斷探索獨特的投資機遇。”王巍在采訪中說。關于創新投資,中英人壽這幾年有不少探索。...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百年一遇的疫情,市場大幅波動,成為投資機構面臨的新形勢。在追求絕對收益的險資管理人眼中,當前挑戰下有哪些機遇?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中英人壽副總裁、首席投資官王巍。
“我們一直堅守,在完成既定大類資產配置的同時,不斷探索獨特的投資機遇。”王巍在采訪中說。關于創新投資,中英人壽這幾年有不少探索。比如,此前在產業園、消費金融等資產上充分布局,部分已安全退出,實現了良好收益。再如,權益市場當前優質資產偏貴,公司通過一些特定的交易形式或品種去獲取折扣價格。
王巍還分析了疫情下的權益投資和固收投資。她認為,疫情為權益投資帶來系統性機遇和結構性超額機會。而后疫情時代,權益市場今年內大概率會以兩種方式演繹:一種是不斷波動上行,以資金推動結束而進入回調;另一種是在當前點位附近進行較長時間的結構調整,消化掉高估行業的估值。
中英人壽由英國英杰華集團與中國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組建,2003年成立,目前資產規模400多億元,規模與利潤均居外資險企第一梯隊。
疫情帶來權益投資
系統性機遇和結構性機會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疫情突發成為市場的黑天鵝事件,對各行業產生迥異影響。后疫情時代,您認為出現了哪些獨特的投資機遇?
王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亦或居民工作、生活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金融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保險資產管理要充分發揮在大類資產配置和長期資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斷加強風險管理,服務好保險主業。我們一直堅守,在完成既定大類資產配置的同時,不斷探索獨特的投資機遇。
權益投資方面,疫情同樣也是今年權益市場貫穿全年的主線,但不同于今年多數產業遭受了較大負面影響的現象,因為受到疫情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權益市場今年整體收益還是比較突出的。概括起來講,疫情為權益市場帶來了系統性的投資機遇和獨特的結構性超額機會。
首先,疫情暴發后,為了應對其對實體經濟的短期沖擊,并同時規避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全球各個國家都釋放了較大的流動性。在流動性推動、疫情管控被證明有效、經濟修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在遭遇國內外兩次疫情暴發沖擊后,權益市場呈現出較大的系統性上行,究其原因是間接受益于疫情的;另外,疫情暴發初期還直接為權益市場創造出了“黃金坑”的加倉機會。
其次,在組合管理層面,疫情也同樣為市場帶來了超額收益的機遇,比如醫藥板塊的疫苗、檢測試劑、器械和設備方向,宅經濟相關的游戲、外賣、在線辦公軟件、云服務等細分領域,防疫物資相關的部分化工、紡織等生產企業,在疫情階段其競爭格局持續優化的行業,相對應的上市公司獲得了大幅超越寬基指數的收益。
股權投資方面,后疫情時代,股權募資更加困難,估值不斷提升的風險降低,估值回歸合理。另外,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增加,為抵御風險,企業需要儲備更多的資金,對于新一輪融資更加迫切,估值的預期也下調,給了股權投資更好的機會和更優惠的條件。從所投資的資產選擇來看,疫情也是對備投企業的檢驗,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差的企業更快速地被淘汰掉,隨著疫情緩解,這些優秀企業的市場份額提升,有了更大的成長空間。
年內權益市場
大概率兩種方式演繹
證券時報記者:權益市場被視為險資提升收益的重要領域,公司今年的權益投資策略和收益如何?
王巍:今年以來,中英人壽權益投資秉承倉位管理和組合管理分層決策、各層級目標明確、發揮專業最大化原則的投資體系,在倉位管理和組合管理上均取得了較大的正向超額收益,從而實現了整體權益超越基金同業的收益率目標。
在倉位管理上,我們更多地是從綜合客觀地分析市場的各個因素出發,立足于“應對大于預判”的原則,尊重“頻繁擇時負貢獻較大”的研究結果,參考成功的國內外案例,主要在市場靠近極端價值或者極端泡沫時進行倉位選擇。
在組合管理上,首先結合各種指數和主動管理產品的長期表現和不同風格下的特點,制定出我們的組合管理的對標;其次按照我們對各個行業的研究制定出比較適度偏離的行業配置;最后,對不同風格的優秀產品進行組合,最終組合要達到我們行業配置的目標,并且進行動態組合管理。
證券時報記者:如何看后市權益市場趨勢?
王巍:對未來市場的預判更多是一種概率推測,我們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推演。我們通常是站在基本面、政策面、估值面、資金面和情緒面五個維度觀察市場的,站在較短的時間區間,我們在以上各個維度相對容易得出一些定性結論。
今年基本面逐季改善到潛在增速,但中期彈性不足,M2和社融保持合理增速,增速邊際上可能下降,國債收益率逐漸回到疫情前水平,A股呈現出結構性高估的特征,財富效應作用下資金流入比較明顯,股市資金面相對充裕,日均成交額已經有近兩個月維持在萬億元水平,接近于歷史牛市水平。
從以上定性結論來看,當前市場上漲的主要矛盾基本是資金和情緒推動,那么未來市場的走向大概率上依賴于主要矛盾的轉向,或者其他次要矛盾包括估值、政策、情緒等轉化為主要矛盾。
而當前階段,我們還暫時觀察不到市場轉向的風險點出現,那么“年內市場”大概率以兩種方式進行演繹,一種是不斷波動上行,以資金推動結束而進入回調;另一種是在當前點位附近進行較長時間的結構調整,消化掉高估行業的估值。
未來債市
大幅調整風險不大
證券時報記者:固收資產配置是險資的重中之重。公司今年的固收配置總體策略如何?
王巍:疫情的暴發打亂了證券市場的運行節奏,2020年中英固收的配置策略跟隨疫情發展的前、中、后期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疫情前期,非標產品具有較好配置價值,提前儲備非標項目,一季度大力早配、搶配非標資產,抓住了非標配置良機。第二階段,疫情持續期,債券和非標產品收益率處于歷史低位階段,保持定力,控制債券和非標產品配置規模,增加貨幣增強類、固收加類產品(二級債基、打新基金等)投資。第三階段,疫情后期,債券收益率大幅調整后,將加大債券配置力度,非標產品投資機會仍需等待,股市未現大幅調整壓力前,保持固收加產品投資規模。
經歷了前期經濟的快速修復,我們預計未來經濟增長的斜率將放緩,考慮寬松貨幣政策的逐步退出以及供給壓力的影響,未來債市大幅調整風險不大,大概率將呈現弱勢震蕩的狀態。
在投資策略上,債券投資方面我們將以票息策略為主,勻速進行配置,若有超調將加大配置力度,謹慎把握交易機會;同時耐心等待非標產品收益率的回歸,擇機逐步退出固收加類產品投資,獲利了結。
動態投資研判
發掘機會、做創新嘗試
證券時報記者:當前市場優質資產缺乏,中英人壽在發掘優質資產上有一些實踐,可否分享一些在創新投資上的經驗?
王巍:首先,中英人壽領導層堅持求真務實,遠見卓識、科學洞見。這是我們在優質資產匱乏的情況下,能夠突破瓶頸、發掘優質投資機會的戰略基礎。中英人壽在堅守風險合規底線的前提下,對投資機遇不一刀切,不隨大流,堅持穩中求進,鼓勵深入調查、全面研究、謹慎決策,主張投研能力、投后管理能力和所承受的投資不確定性相匹配,這些戰略方針是打造金牌保險投資團隊的基石。
其次,中英人壽始終堅持動態的投資研判,積極主動、敢于擔當。
一是通過對行業的持續研究和跟蹤,時刻看到變化,提前重點布局。比如對煤炭,我們就在上一輪過剩產能周期中,在復蘇之前布局,獲取了可觀的超額收益。對一些資產和交易對手,我們通過深入調研,發掘未被市場充分認識的投資機會,比如在產業園、消費金融等資產進行了充分布局,部分已安全退出,實現了良好的投資收益。
二是通過對市場的精準預判,針對當前資產特點做出創新嘗試。比如權益市場當前優質資產偏貴,我們通過一些特定的交易形式或者品種去獲取折扣價格。
三是敢于創新、不斷探索新領域的投資機會。比如今年新三板精選層成立,我們判斷其絕對收益和打新收益大概率是正收益,站在不斷拓寬研究廣度的角度上,今年也少量申購了一些新三板公募基金,雖然目前收益率不能與A股相比,但為了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從時刻做好準備來講這種嘗試是值得的。
第三,中英人壽始終堅持向協同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中英人壽內部具備優秀的協同作戰風范,前臺團隊積極開拓、勇于進取,能夠尊重和充分借助中后臺部門的專業能力,中后臺團隊為業務團隊的專注高效提供有力支持,為業務發展保駕護航。前中后臺分工配合、有效制衡,各條線相互學習、資源共享、使命必達。
發掘潛在優質資產,調研和論證需仔細充分,研判和決策要謹慎小心,但一旦形成肯定意見,后續落地就需要極高的工作效率,保障項目在公司制度流程框架內快速決策落地,否則市場機遇稍縱即逝。依托中英人壽管理層的深謀遠慮和統整協調,基于公司完備的投資制度框架和流暢的審批決策機制,我們往往能突破重圍、緊握機遇。
中英人壽內部管理專業規范、協作溝通有序高效的團隊形象,在同業機構合作過程中受到廣泛好評,尤其是在優質標的資產稀缺的階段,高度的凝聚力和團隊向心力極大地促進了合作機構在投資額度分配上的傾斜,有力保障了我們高收益投資額度的獲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