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06:58 | 來源:全景網 | 作者:未知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回應了近期市場的熱點話題,她表示,近期部分企業IPO被暫緩,是交易所依法依規作出的決定,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
針對近期部分企業IPO暫緩,證監會表示,這是交易所依法依規作出的界定,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
IPO節奏放緩?證監會回應:并不存在刻意收緊的情況
12月11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回應了近期市場的熱點話題,她表示,近期部分企業IPO被暫緩,是交易所依法依規作出的決定,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同時,證監會在退市規則方面進行了六方面的改革,目前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并于近期公布并征求意見。
近日市場反映,上市節奏放緩。四季度,創業板企業從提交注冊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時59天,而三季度平均耗時不足19天;科創板企業四季度從提交注冊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時66天,三季度平均耗時42天,上半年平均為47天。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科創板企業拿到IPO批文,而三季度有56家企業獲得科創板批文。創業板四季度有21家企業拿到批文,三季度則有45家。數據表明,批文下發速度放緩了。
這一系列現象引發了市場對IPO上市節奏暫緩的猜測。
高莉強調,IPO是直接融資的入口,證監會高度重視IPO對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重要意義,致力于構建高質量的上市公司群體。“擬上市企業應遵守資本市場的各項規定制度,努力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和信息披露的質量”。
此外,對于退市制度修訂情況,高莉表示,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的相關規則,將盡快公開征求意見。
高莉還透露,證監會針對當前退市中存在的問題,在六個方面進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即: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
京東健康港股上市 “互聯網醫療”三足鼎立
12月8日,京東健康在歷經四個半月的準備時間后正式登陸港股,也是港交所首個年營收超過百億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公司。
上市當天,京東健康開盤價為94.5港元,較發行價漲超33%。截至收盤,京東健康大漲55%,上市首日市值定格在3440億港元,市值超越阿里健康。
根據公司股權架構,上市前,京東集團持股78.29%,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兼實控人。高瓴資本持股4.34%,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也是最大機構投資方;中金公司持股2.29%,中國人壽持股2.19%。
伴隨京東健康的成功上市,劉強東收獲了繼京東集團香港二次上市、達達集團上市后第三家上市公司。按京東健康上市首日市值計算,劉強東的個人身價至少增加250億元。
京東健康上市,是繼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后第三家登陸港交所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港股醫療健康板塊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
目前,京東健康旗下擁有京東大藥房、京東互聯網醫院、智慧醫院、京東家醫等產品和子品牌。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有超1.5億名用戶通過京東健康平臺購買醫藥和健康產品或醫療健康服務。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京東健康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108億元,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19年的凈利潤都達兩三個億,2020年上半年為3.7億元。
新三板“盈利之王”齊魯銀行A股上市獲批
15家銀行仍在排隊上市
12月10日晚間,證監會公告最新發審委審核結果,齊魯銀行首發申請獲通過,是繼廈門銀行、重慶銀行、上海農商行之后今年A股第四家過會的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齊魯銀行掛牌新三板,成為新三板首家城商行。之后的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度蟬聯新三板“盈利之王”。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該行實現營收58.54億元,同比增長10.76%;凈利潤18.48億元,同比增長9.68%。
齊魯銀行招股書顯示,該行擬在上交所上市,IPO后的總股本不超過54.97億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水平。
近日,齊魯銀行發布2020年三季報顯示,營業收入、凈利潤再度大幅增長。齊魯銀行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8.54億元,同比增長10.76%,凈利潤18.48億元,同比增長9.68%,扣非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13.33%。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期末分別為15.19%、11.76%,較期初增長0.47%、0.61%。
今年1-6月,齊魯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20%、9.75%,不良貸款率1.47%,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比2.46%,較年初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8.47%,較年初提高4.38個百分點。
據證監會信息顯示,目前A股仍有15家銀行正在排隊上市,其中,農商行數量達10家,占比超六成。廣州銀行和重慶三峽銀行已獲得證監會意見反饋,其余13家銀行處于披露招股書階段。
IPO市場動態周報
2020年12月5日-2020年12月11日
一、 IPO市場綜述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截止12月11日,IPO信息披露在審企業共計982家,其中,傳統板塊191家(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中小板),上交所科創板和深交所創業板共計686家,新三板精選層105家。
本周(12月5日-12月11日),19家企業上會,其中,18家企業審核通過。根據2020年12月9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4次審議會議,華夏萬卷被暫緩審議,華夏萬卷也成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第二家上會遭暫緩審議的企業。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本期市場關注熱點有:“新三板要做好注冊制準備”、“分拆上市規則落地近一年,14家子公司IPO進行中”、“科創板增加至200家”、“下半年銀行A股IPO提速”、“微眾信科科創板過會,征信科技第一股即將亮相A股”、“新股上市整體節奏已放緩”、“丹娜生物擬IPO”、“云天勵飛提交IPO招股書”等。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12月05日-12月11日,資本市場IPO在審企業相關敏感新聞260篇,涉及廣州銀行、金張科技、確成股份、華夏萬卷、藍山科技、齊魯銀行、祖名股份、愛慕股份、航亞科技、康脫醫療、隆華新材、祥云股份、優寧維等。
(一)傳統板塊
據證監會公開數據顯示,截止12月11日,共計191家(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中小板)企業進行IPO申請。
浙江在審企業存量最多
據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12月11日,證監會已受理傳統板塊191家IPO申請企業,以區域劃分來看,浙江企業數量最多,達43家;排在二位的是江蘇,24家。
圖1:傳統板塊IPO申請企業區域分布圖
(二) 科創板和創業板
據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公開數據顯示,截止12月11日,IPO申請企業686家企業。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已達103家
據上交所和深交所網站公開數據顯示,已經信息披露的686家企業涉及52個行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排在第一位,103家;排在第二位的是專用設備制造業,92家;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7家。
圖2:科創板和所創業板行業分布
(三) 新三板精選層
截止12月11日,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網站公開數據顯示,共計105家企業申請掛牌新三板精選層。
核準企業41家
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網站公開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已核準41家;問詢39家;已受理9家。
圖3:新三板精選層IPO在審企業審理狀態圖
二、 本周IPO市場動態
(一) 本周IPO企業上會情況:19過18,1家企業延期審核
本周(12月5日-12月11日),19家企業上會,其中,18家企業審核通過。根據2020年12月9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4次審議會議,華夏萬卷被暫緩審議,華夏萬卷也成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第二家上會遭暫緩審議的企業。
圖4:上會通過企業板塊分布圖
華夏萬卷成創業板注冊制第二家暫緩審議企業
從會議結果公告來看,上會當天創業板上市委對華夏萬卷的審核主要圍繞三大問題展開。
第一,華夏萬卷需說明字帖圖書行業門檻較低的具體原因及其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
第二,報告期內,華夏萬卷部分產品封面印有“教育部門推薦練字用書”字樣,未經認證或申請流程,被相關部門認定為違法行為。華夏萬卷需說明上述情況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第三,就2014年8月與田英章簽訂《合作協議書》一事說明:(1)與田英章上述協議是否仍然有效;(2) 田英章是否提出解除相關協議的明確意思表示;(3)該協議執行與否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最后,上市委要求華夏萬卷針對未經認證或申請流程,在部分產品封面印有“教育部門推薦練字用書”字樣的事項進一步落實:1、部分產品未經許可加印“教育部門推薦練字用書”一事是否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否屬于重大違法行為,并提供相關依據;2、說明公司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能夠合理保證經營合法合規,并提供相關依據。
(二) 詢價
據滬深交所網站數據顯示,本周南山智尚、中偉股份、特發服務、中晶科技、同興環保、福立旺、健麾信息等7家企業公布詢價結果。
表1:本周新三板精選層IPO企業審核狀態變化表
三、 下周IPO市場動態
(一) 下周IPO上會情況
下周(12月12日-12月18日)有21家企業上會接受IPO審核,分別為科創板10家,創業板7家,上交所主板4家,中小板0家。
圖5:下周IPO上會企業板塊分布
(二) 下周IPO申購情況
根據新股發行安排,下周A股將有13只新股申購。
表2:下本周申購企業列表
(三) 下周IPO上市情況
根據新股發行安排,下周1家企業上市。
表3:下本周上市企業列表
四、 IPO 一周輿情匯總
(一) 市場熱點關注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12月05日至12月11日期間,IPO企業相關新聞共有14623條。本期市場關注熱點有:“新三板要做好注冊制準備”、“分拆上市規則落地近一年,14家子公司IPO進行中”、“科創板增加至200家”、“下半年銀行A股IPO提速”、“微眾信科科創板過會,征信科技第一股即將亮相A股”、“新股上市整體節奏已放緩”、“丹娜生物擬IPO”、“云天勵飛提交IPO招股書”等。
表4:IPO熱點新聞列表
(二) 熱點輿情預警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12月05日-12月11日,資本市場IPO在審企業相關敏感新聞260篇,涉及廣州銀行、金張科技、確成股份、華夏萬卷、藍山科技、齊魯銀行、祖名股份、愛慕股份、航亞科技、康脫醫療、隆華新材、祥云股份、優寧維等。
時隔半年,廣州銀行IPO終于迎來新進展。根據反饋意見,股權結構、貸款集中度過高等問題仍是橫在廣州銀行面前的阻礙。
12月9日,華夏萬卷成為繼沃福百瑞后,第二家首發申請暫緩審議的創業板上會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2006年至2020年,未經認證或申請流程,在部分產品封面印有“教育部門推薦練字用書”字樣,被相關部門認定為違法行為。
輿情預警重災區分布中東部地區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12月05日-12月11日,122家IPO在審企業出現敏感輿情信息,其中廣東、江蘇和浙江成為輿情重災區,分別有39家、37家和31家公司,緊隨其后的是山東,有27家公司,而上海、四川、北京和河北均有10家(不等)以上IPO公司出現敏感輿情。
圖6:IPO在審企業輿情預警區域分布圖
附:IPO最新擬排隊名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