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1:10 | 來源:投資者網 | 作者:未知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精測電子目前保持在面板檢測領域優勢的同時,也努力在半導體檢測領域建立了自己的競爭優勢,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的頂級玩家。”...
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測電子”,300567.SZ)剛踏入半導體檢測領域時,實控人彭騫對未來充滿信心:
“精測電子目前保持在面板檢測領域優勢的同時,也努力在半導體檢測領域建立了自己的競爭優勢,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的頂級玩家。”
而今半導體檢測在營收中占比仍僅0.3%左右,凈利潤還出現虧損。但精測電子卻愈挫愈勇,繼續向該業務不斷增資。由于賬面資金開始緊張,公司便申請定增募資15億元,八成資金將用于半導體檢測研發及產業化。
深交所終于坐不住了。
一邊虧損一邊擴張
公開資料顯示,精測電子于2016年上市,主要從事平板顯示檢測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從2017年開始,公司開始向半導體檢測、新能源檢測業務滲透,欲打造“面板+半導體+新能源”三位一體格局。
時至今日,該業務依然未能成為精測電子新的業績增長點。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半導體板塊營收分別為469萬元、501萬元。
精測電子還在財報中提示風險稱:“半導體行業具有技術含量高、設備價值大等特性,公司在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從零開始,面臨研發投入大,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認證及產業化不達預期的風險。”
但這并不妨礙精測電子對其增資。
6月21日晚,公司公告稱,子公司上海精測擬以4920萬元購買參股公司武漢頤光剩余82%的股權。后者從事光學儀器設備研發及光機電產品制造。
9月10日,精測電子又宣布擬出資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精測電子還出資8114萬元,為上海精測建設研發大樓。這一項目總預算3.65億元,截至上半年末已完成27%。
企查查數據顯示,上海精測由公司2018年出資設立而來,主營業務為半導體測試設備為主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虧損3311萬元。
除上海精測之外,其他半導體子公司也不約而同地陷入虧損中。武漢精鴻今年上半年虧損744萬元,WINTEST虧損1055萬元。
而主營業務已難以為之“補血”。今年上半年,公司OLED調測系統、光學檢測系統營收分別為3.35億元、2.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6%、35.5%。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12.4億元,同比下降14%;歸母凈利潤1.52億元,同比下降31%;扣非凈利潤1.4億元,同比下降30%。
這樣的大降在精測電子發展史中可謂罕見。2015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均超50%;2019年營收同比增40.4%至19.5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降6.66%至2.7億元。
深交所問詢定增合理性
連續的投入而產出寥寥,精測電子負債水平因此水漲船高。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負債率達到63.8%,貨幣資金為9.31億元,已無法覆蓋11.06億元的短期借款。
精測電子于是向資本市場求助,但定增方案一出手便遇阻。
精測電子11月18日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4.94億元,其中12億元用于上海精測半導體研發及產業化、3.6億元投入Micro-LED顯示全制程檢測設備的研發,4.4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12月1日,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半導體研發項目由上海精測實施的原因、必要性及合理性,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結合目前的產能利用情況、現有競爭格局等說明本次募投項目相關產品能否有效消化;充分披露相關風險。
從存貨變化情況來看,市場要消化現有產能都困難,更遑論擴產之后。
2020年前三季度,精測電子存貨已從2019年同期的5.54億元,增加至10.14億元;存貨周轉率由1.6倍下降至0.73倍,在電子設備與儀器15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21位。
應收賬款似乎有所減少,從10.71億元降至9億元。但從中報披露情況來看,賬齡長的欠款占比在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精測電子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占比達到33.2%,而2018年、2019年同期僅為8%、14%。
不過這無可厚非,精測電子曾多次在公告中提示風險稱,重要客戶占比較高。
深交所今年6月下發問詢函指出:“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86%,較上年提高9.2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為44.58%。說明回款情況是否正常,與高管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股東合計減持6.55億元
本次定增預案,精測電子還分配了3.6億元投向Micro-LED顯示檢測項目,深交所表示:“2019年4月公司已通過可轉債募資2.67億元,用于新型顯示智能裝備項目,說明前募資金到位不久即進行本次融資的必要性、合理性,是否重復建設。”
翻閱當時的可轉債預案,公司指出:“本次募投產品針對下游平板顯示產品大尺寸化、輕薄化、高解析度、OLED柔性化趨勢,可實現8K、柔性AMOLED、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產品的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次提及的Micro LED距離量產尚需時日,針對該產品的檢測系統上市時間更難以確定。
一位長期跟蹤LED行業的分析師表示:“目前Micro LED受到一些瓶頸技術的限制,特別是巨量轉移工藝上,即使業界能夠在有所突破,但要真正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也需要花費時日。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型電子展會中總有Micro LED,但是卻從未見到有哪家廠商真正在市面上開賣這種類型的顯示產品。”
高管們或許早已心知肚明,在今年精測電子股價乘風而上時,完成一輪又一輪高位減持。
Wind數據統計,公司今年9名股東合計減持1096.31萬股,套現6.55億元。9名股東分別為高管羅鎮江、汪曉露、陳凱、沈亞非、羅鎮川、楊慎東、胡雋,及三股東精至投資、五股東比鄰醫療。
減持多集中在今年年中,彼時公司股價達到88元/股,創上市來新高。另一面,精測電子頻發利好,譬如“目前公司在整個半導體領域已累計取得億級別的訂單,包含WINTEST已取得的訂單。”
既然未來前景美好,為何股東紛紛在此時減持?《投資者網》近期就相關問題致電并電郵公司董秘辦,等待四個工作日仍未獲答復。
隨著股東減持節奏漸密,近半年以來(截至12月11日),精測電子股價已累計下滑32%,而同期行業累計上漲20%,深指累計漲21%。
盡管股價大幅回調,公司動態市盈率仍達到57.64倍,在行業位居中上游。股東減持也并未結束,比鄰醫療11月18日宣布擬繼續減持不超1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58%。
公司定增能否順利施行,以及后續如何提振業績,《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