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05:3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迪森股份的高管離職名單看,今年離職的高管基本都是處在重要崗位,負責財務、信息披露,還有內部審計的,他們密集離職,難道是對公司發展不看好?...
一年內,6位高管離職,證券事務代表甚至換了兩次,迪森股份發生了什么?
近日,迪森股份股價上躥下跳,10月份一波上漲,股價創下近兩年的高點,10月16日更是強勢上漲20%。不過,股價此后就一蹶不振,接連下挫。
記者注意到,迪森股份并不簡單,年初至今,公司已有6位高管離職,與信息披露息息相關的證券事務代表更是換了兩次。
先來看高管離職時間表。
其中,熊艷在4月17日當選證券事務代表,僅僅7個月之后,熊艷在11月20日就離職了。離職的原因是“個人原因”。
因“個人原因”離職的不只有熊艷。趙超蘭離職是因為“個人原因”,LI JINGBIN離職也是“個人原因”。
有意思的是,陳燕芳離職倒不是因為“個人原因”,而是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
公司此前公告顯示,陳燕芳是1970年9月出生,MBA,經濟師,到了50歲就退休了,著實讓一眾可能會延遲退休的人羨慕。
據查,我國目前關于退休年齡的規定是根據當時招工的身份來定:女性,工人是50歲退休,干部(中專、大專學歷以上)是55歲退休。
如今陳燕芳按50歲這個規格退休,這意味著她入職時的學歷低于中專水平?
再看迪森股份董秘職務變動歷史:
2010年
董秘陳燕芳(上市前就是董秘)
2015年7月
陳燕芳辭任,黃博接任
2018年4月
黃博辭任,陳燕芳接任
2020年10月
陳燕芳年僅50歲退休,戴小鵬代為履責
再看看迪森股份上市以來,財務總監變動:
2012年
財務總監張開輝
2014年10月
張開輝辭職,陳澤龍接任
2017年3月
陳澤龍辭職,LI JINGBIN接任
2020年4月
LI JINGBIN辭職,戴小鵬接任
從迪森股份的高管離職名單看,今年離職的高管基本都是處在重要崗位,負責財務、信息披露,還有內部審計的,他們密集離職,難道是對公司發展不看好?
財務數據顯示,迪森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19億元,同比下降5.86%;實現歸母凈利潤4012.91萬元,同比下降55.9%。
業績下滑與此前收購標的業績變臉不無關系。
迪森股份2016年從實際控制人等關聯方處,收購了迪森家鍋(后更名為“迪森家居”)100%股權。陳燕芳、陳澤龍是業績承諾方之一。
彼時交易對方承諾迪森家居2016年至2018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550萬元、6450萬元、8050萬元。此后,公司超額完成了該業績承諾。2018年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23億元,是承諾數的153%。
可業績承諾期一過,迪森家居業績卻變臉了。
2019年,迪森家居實現凈利潤7002.59萬元,較上一年大幅下滑。到了今年,迪森家居業績更加低迷。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033.08萬元,較2019年下滑85%。
之前收購的另一家公司世紀新能源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迪森股份2016年作價3.67億元收購了世紀新能源,彼時業績承諾為2016年至2018年分別實現凈利潤6200萬元、6700萬元和7500萬元。
在業績承諾期,世紀新能源完成了業績承諾,而且是超額完成。可在今年上半年,世紀新能源盈利大降,當期凈利潤僅為1812.08萬元。
變臉歸變臉,這數億元因并購而來的商譽卻至今未計提。
另有意思的是,公司對迪森家居使用的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率也與一些子公司差異較大。
2020年半年報顯示,迪森家居2-3年賬齡的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率是15%,而除了迪森家居、迪森熱能共4家公司外,其他公司2-3年的應收賬款的預期信用損失率是50%。
與業績變臉同步的是,迪森股份核心合伙人1號持股計劃在11月剛剛清倉。
該合伙人1號在2016年6月、7月買入公司股票127.4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35%,買入均價為16.64元/股,合計買入金額為2121.2萬元。
然而,在持股4年后,該合伙人1號在11月進行了清倉,從股價表現來看,應該是虧錢出局。
從高管陸續離職,到并購標的業績變臉,這家公司究竟發生了什么?上證報記者將繼續深入調查。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