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08:50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深市沃華醫藥拔得頭籌,將于2021年1月21日披露年報;滬市方面,最早的ST南化、上海家化、宏發股份3家公司均于2月3日披露
2020年收官之際,滬深交易所同日出爐上市公司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
其中,深市沃華醫藥拔得頭籌,將于2021年1月21日披露年報;滬市方面,最早的ST南化、上海家化、宏發股份3家公司均于2月3日披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兩市已有674家上市公司預告了年報業績情況。按類型來看,預喜的有299家,占比約44%;預憂的有258家,占比約38%;117家“不確定”。預喜公司中,天賜材料、達安基因、海欣食品等16家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400%。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退市新規,非ST公司,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退市指標及新增重大違法退市指標均以2020年為首個起算年度。以退市新規為準的話,哪些公司存在觸及相關風險警惕的標準呢?
兩市2020年年報預披露時間表正式出爐
俗話說,過年搶頭彩,好運伴一年。
根據檔期安排,自1月21日開始,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大幕即將拉開。其中,沃華醫藥拔得頭籌將于2021年1月21日披露年報,此外,*ST晨鑫、安靠智電、ST凱瑞等3家公司也將于1月完成年報披露。
滬市率先披露的有三家公司,分別是上海家化、ST南化、宏發股份,3家公司均于2月3日披露。
業內人士分析稱,按照以往的慣例,年報業績靚麗的個股有望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674股率先預告年報 16股預計凈利潤增超400%
統計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兩市已有674家上市公司預告了年報業績情況。
具體情況如下:
1、299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約44%,其中125家“預增”,84家“略增”,74家“扭虧”,16家“續盈”。
2、258家公司業績預憂,占比約38%,其中54家“預減”,54家“續虧”,73家“首虧”,77家“略減”。
3、從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來看,16家公司預計最大增幅達400%以上。
其中,天賜材料預期全年凈利潤變動范圍為6.5億元至7.5億元,同比增幅為3882.84%至4495.59%,暫為年報“預增王”。公司指出,業績大幅增長得益于: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事業部卡波姆等高毛利產品銷量及銷售額占比上升,產品結構優化,毛利率提升明顯;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市場需求增長,銷量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產品原材料自產率提高,毛利率提升。
此外,達安基因、海欣食品、星網宇達、好想你等4家公司預期全年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1000%。
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這些公司或被風險警示
2020年最后一個交易日,退市新規重磅落地。非ST公司,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退市指標及新增重大違法退市指標均以2020年為首個起算年度。
根據新規,上市公司財務出現以下情況將會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即ST):
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舉個例子:某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2020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其股票交易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另外,上市公司財務出現以下情況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ST):
(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 億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 億元;
(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退市相關業務規則,上市公司持續虧損不再是退市指標,此前的存量*ST公司即使繼續虧損也有可能不再被實施暫停上市,但這并不能簡單地看成放松退市要求!
此次用“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營業收入”組合財務指標取代單一凈利潤持續虧損和營業收入指標,旨在通過多維刻畫識別那些長期沒有主業、持續依靠非經常性收益保殼的僵尸空殼企業,同時給予主業尚未盈利的科技企業或因行業周期暫時虧損的公司一定發展空間,符合新證券法提出的“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理念,也貼近國際成熟市場經驗。
同時,本輪退市改革沒有降低財務指標的退市標準,三類財務指標交叉適用,涉及多種排列組合,上市公司觸及財務退市的情形更多,對僵尸空殼企業打擊力度也更大。
根據新舊規銜接安排,一些存量*ST公司出現繼續虧損,有可能不再被實施暫停上市,但由于新規縮短了退市流程,如其觸及新規退市標準,其退市周期與被實施暫停上市效果一樣,實際上未放松退市要求。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