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 08:2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吳科任 金一丹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悉,華銳精密本次擬募集資金共計約6億元,擬投入4.5億元用于精密數控刀具數字化生產線建設項目建設,500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1月20日,株洲華銳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銳精密”)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招股書顯示,華銳精密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100.2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精密數控刀具數字化生產線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華銳精密表示,通過募集資金項目的建設,將解決現存產能瓶頸、豐富公司產品結構,保持既有技術優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可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和生產智能化轉型需要。
擴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招股書顯示,華銳精密主要產品包括車削、銑削和鉆削三大系列硬質合金數控刀片,是數控機床執行金屬切削加工的核心部件,廣泛應用于模具、汽車、通用機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
據悉,華銳精密本次擬募集資金共計約6億元,擬投入4.5億元用于精密數控刀具數字化生產線建設項目建設,500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項目,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刀具市場消費規模約為393億元,絕大部分是現代制造業所需的高端刀具。2016至2019年進口刀具占總消費的比重從37.17%下降至34.61%。業內人士分析稱,這組數據一方面說明我國制造企業在高端刀具方面的需求量旺盛;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國數控刀具的自給能力正在逐步增強,進口替代速度加快。
華銳精密表示,近年來,隨著下游終端用戶生產觀念逐漸從“依靠廉價勞動力”向“改進加工手段提高效率”進行轉變,機床市場也處在轉型升級階段,對高效刀具的需求量與性能要求快速提升。盡管公司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提升產能規模,但現有產能利用率已基本處于飽和狀態,擴大產能成為公司進一步發展的迫切任務。
精密數控刀具數字化生產線建設項目建設是本次募資投向的重點。據悉,該項目通過建設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購買設備等方式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加快新產品產業化的進程,以應對市場對于高端硬質合金刀具迅速增長的需求。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硬質合金數控刀片3000萬片、金屬陶瓷數控刀片500萬片、硬質合金整體刀具200萬支。
智能化轉型豐富產品結構
豐富產品結構是華銳精密本次募資的另一個目的。據介紹,華銳精密目前的產品結構主要以滿足眾多中小企業金屬切削共性需求的通用數控刀片為主,產品線的覆蓋廣度較為薄弱,不能一站式滿足終端客戶整體用刀需求。
招股書顯示,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公司將新增金屬陶瓷數控刀片、硬質合金整體刀具和刀桿、刀盤等數控刀具配套產品產能,為未來轉型向終端客戶提供整體刀具解決方案打下基礎。
此外,智能化轉型是華銳精密未來發展的方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和全球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國切削刀具制造行業將迎來全面的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換代。
華銳精密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加大生產裝備的智能化和生產線的數字化升級,通過現代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統,進一步提升公司數控刀具產品性能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或存毛利率下降風險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華銳精密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2.14億元、2.59億元,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8.92%。2020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46%,達到1.37億元。
盡管華銳精密近三年來利潤實現了持續增長,但仍存在毛利率下降、應收賬款增長較快、逾期比例較高等風險。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9.81%、49.45%、50.46%和49.72%。但隨著歐美和日韓等知名刀具企業不斷加大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以及國內主要硬質合金刀具制造商積極擴大產能,并加快推出各種新牌號、新槽型的產品,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華銳精密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公司若不能持續進行自主創新或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將面臨毛利率下降的風險,從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應收賬款增長較快、逾期比例較高是華銳精密另一個潛在風險點。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761.83萬元、4266.07萬元、5507.23萬元和7479.09萬元,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分別同比增長147.77%、30.31%和52.76%。
據悉,華銳精密給予客戶信用期一般為月結30天,相較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般為3-6個月)較短,導致公司逾期金額和比例均高于同行業逾期水平。招股書顯示,華銳精密各期末逾期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971.58萬元、1270.27萬元、2165.32萬元和3814.43萬元,占比應收賬款金額比例分別為73.30%、38.68%、50.59%和58.34%。截至2020年9月9日,剔除公司轉型前直銷客戶回款因素的影響,公司各期末逾期應收賬款回款比例分別為92.23%、97.34%、93.15%和64.0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