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08:1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健帆生物發布了2020年年度報告,2020年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75億元和8.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53.33%和61.1%;同期營業收入約為19.51億...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2020年,健帆生物業績繼續大增,然而,該公司研發投入少,銷售費用多的情況仍無改觀,且該公司產品單一帶來的“隱患”仍存在。面對眾多競爭對手,未來該公司業績繼續高歌猛進有點兒難。
業績猛增 但收入單一
4月1日,健帆生物發布了2020年年度報告,2020年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75億元和8.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53.33%和61.1%;同期營業收入約為19.51億元,同比增長36.24%;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10元,同比增長52.78%。
2016年8月登陸A股市場,健帆生物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是具有創新技術的血液凈化產品提供商,主要從事血液灌流相關產品及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自主研發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一次性使用血漿膽紅素吸附器,DNA免疫吸附柱,血液透析粉液及血液凈化設備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尿毒癥,中毒,重型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領域的治療,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或提高病患者生活質量。
2020年,健帆生物有99.57%的收入來自醫療器械制造業,0.43%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88.67%的收入來自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有11.33%的收入來自其他產品。此外,健帆生物在國內市場上的收入占總收入的97.25%。
由此可見,健帆生物的主要收入來自血液灌流器。目前,血液灌流結合血液透析已成為血液凈化領域最主流應用之一。據《中國透析患者疾病負擔分析》,中國血液透析市場規模巨大,存量市場規模近500億元,每年的增量市場也在百億規模以上。
但從血液凈化凈化滲透率看,目前中國接受治療的透析患者比率僅約20%,與世界平均37%的透析治療率及歐美國家75%的透析治療率相比,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2020年,健帆生物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產品的銷售收入達17.3億元,同比增長了33.25%;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8.67%,比2019年90.66%的占比稍有下降。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較長時間內,健帆生物的主要收入與利潤來源仍將為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產品,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如果未來因國家政策調整、產品技術更新替代等變化影響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該公司的收入與利潤來源將受到較大影響。
研發投入少 銷售費用大
2020年,健帆生物的研發投入為8075.93萬元,較上年增長17.98%,占營業總收入的4.14%。同期該公司新申請專利48項,其中獲得授權4項發明,14個實用新型,9個外觀設計。截止本報告披露日,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擁有累計授權專利218項,其中發明專利47項(包括2項美國/境外專利),137個實用新型,34個外觀設計。
從2018年至2020年,健帆生物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137人、199人和341人,研發人員數量占比8.78%、10.5%和14.95%;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4614萬元、6845萬元和8075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54%、4.78%和4.14%。
可以看出,雖然健帆生物的研發投入金額在增加,但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并沒有增長,甚至在2020年出現了下降。而且,與其動輒幾億元的銷售費用相比,該公司不足億元的研發投入有些偏少。2020年,該公司銷售費用為4.68億元,比2019年的4.26億元上漲了9.99%。
健帆生物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銷售費用,另一方面是投入的研發費用偏少。因此,有業內人士已經質疑該公司不足5%的研發投入能否撐起其目前超過600億的市值。
在研發投入較弱的情況下還能實現業績大幅增長,這與該公司尚未遇見強勁競爭對手有關。目前在國內血液灌流市場上,健帆生物一家獨大。該公司也曾表示,國內從事血液灌流器產品生產的公司數量有限且規模較小,暫無A股上市公司處于同一細分市場。
從2016年8月登陸創業板至今,健帆生物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非常搶眼,股價已經漲逾10倍,市值超600億元。數據顯示,2013-2019年,公司營收的復合年平均增長率高達近30%,2020年的增長率更是達到53.3%。
健帆生物能否在行業中繼續一家獨大?該公司是否擁有護城河?目前該公司的競爭者包括廊坊愛爾、康貝醫療、天津陽權等本土企業,也有瑞典金寶、日本旭化成、美國BD、德國貝朗等跨國企業。因此主營產品相對單一以及研發投入較弱的健帆生物未來業績繼續高歌猛進有點兒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