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4 11:04 | 來源:財經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問家居是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型貿易商,定位為“做全球客戶與供應商最有價值合作伙伴”,為全球中大型零售商和中高端品牌商提供特色家用紡織品、家居服飾和特色...
提起家紡企業最先想起哪些?羅萊、水星家紡、夢潔?近日長期專注國外市場、在國內知名度略遜的家紡企業——三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問家居”)擬沖創業板。
5月10日,深交所恢復了此前因財務數據更新而中止審核的三問家居創業板IPO申請。華泰聯合證券為其此次上市的保薦人。
公開資料顯示,三問家居是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型貿易商,定位為“做全球客戶與供應商最有價值合作伙伴”,為全球中大型零售商和中高端品牌商提供特色家用紡織品、家居服飾和特色面料產品。
財經網注意到,“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三問家居在研發投入上卻不甚重視,報告期內其經營范圍頻繁變更。此外在“有息負債”下三問家居還面臨不小的償債壓力。
“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卻不重研發,重銷售市場占有率不佳
三問家居在招股書中表示“原創設計能力是公司與客戶合作的基礎與核心優勢”,但財經網注意到,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研發投入并不高,設計研發人員占比小,甚至在研發專利的申請方面也不多。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3.76萬元、226.23萬元和382.36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06%、0.20%和0.21%;其中職工工資及福利費分別為43.58萬元、124.09萬元和174.05萬元,分別占比68.35%、54.85%和45.40%。在三問家居為數不多的研發費用中,近半數為職工工資及福利費。
那么三問家居的研發人員有多少呢?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設計研發人員分別有66人、61人和75人;2020年研發人員最多,為75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7.65%。而2020年同行可比公司蘇美達、健盛集團分別有研發設計人員732人、463人,在設計研發人員上,三問家居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仍有差距。
研發投入較少、研發人員不多,三問家居的研發專利申請情況恐同樣不容樂觀。據招股書披露(2021年5月10日更新版),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三問家居擁有30項專利,均為2018年及以前申請,近兩年無新增專利申請;另外在30項專利中,有4項專利為三問家居從外部受讓取得。然而在2020年12月29日披露的招股書中,三問家居的專利數量卻顯示為28項,同樣均為2018年及以前申請,這意味著三問家居或還存在信披質量問題。
此外,財經網還發現,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設計支出與研發費用合計分別為1078.23萬元、1152.75萬元和1269.93萬元,呈穩步增長態勢;但在三問家居對家紡和服飾業務的前十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中,原創設計收入占比卻是逐年降低的,報告期內原創設計收入占比分別為81.65%、76.95%和74.77%。
在研發費用投入較少的三問家居在銷售費用投入上毫不吝嗇。招股書顯示,2018-2020奶年三問家居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06億元、9997.19萬元和8222.7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5%、9.06%和4.59%,分別約為研發費用的167倍、54倍和21倍。但在銷售費用投入較多的三問家居,其市場占有率并不高,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0.15%、0.16%和0.18%。
2020年新增1.03億短期借款,“有息負債”下償債壓力進一步增加
除上述問題外,三問家居還面臨不小的償債壓力。
據招股書披露,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26億元、1.62億元和2.49億元,而同期的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合計分別為1.94億元、1.70億元和3.81億元。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貨幣資金難以償還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短期借款分別為4700.00萬元、3500.00萬元和1.38億元,2020年短期借款較2019年新增1.03億元。
財經網發現,三問家居新增借款中,大部分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耀民及公司股東、董事程暉關聯擔保。據招股書,2020年三問股份短期借款總額為3.22億元,其中涉及王耀民、程暉關聯擔保金額為2.64億元,占比81.96%;2020已償還短期借款1.84億元,短期借款期末余額為1.38億元,期末余額中涉及王耀民、程暉關聯擔保1.20億元。此外,2020年新增應付借款利息68.98萬元,有息負債或進一步增加三問家居資金壓力。
另外,財經網還注意到,報告期內三問家居應付賬款前五名以其前十大供應商為主。在2018-2020年三問家居前五名中,分別有5家、4家、5家為其當期的前十大供應商,也就是說,三問家居對其主要供應商拖欠了較多的應付賬款。
在資產負債率方面,三問家居也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52.26%、43.61%和53.42%,而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41.85%、38.47%和51.96%。三問家居的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償債方面略顯壓力。
頻繁變更經營范圍,難掩毛利率下滑
深交所官網顯示,三問家居于2020年12月29日首次提交創業板IPO申請并獲受理。據天眼查信息,三問家居提交上市申請后,曾于2021年1月11日和2021年4月6日先后兩次更換經營范圍。
此前,受疫情影響,三問家居曾于2020年4月20日變更過經營范圍,新增日用口罩(非醫用)、消毒劑(不含危險化學品)、第一類醫療器械、第二類醫療器械的銷售等項目。
來源:天眼查
變更經營范圍后,三問家居確實靠醫護用品在疫情期間打開了業務。
IFIND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81億元、11.04億元和17.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68%、2.13%和62.26%。2020年三問家居來源于醫護用品的收入為7.40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41.33%。由此可見,2018年和2019年業績增長遲緩,新增醫護用品業務后,三問家居2020年營收大漲。
然而,三問家居主營業務的利潤空間卻開始收窄。招股書顯示,2019年三問家居的綜合毛利率為22.47%,2020年增加醫護用品后的綜合毛利率卻為18.65%,在營業收入大漲的情況下,三問家居的毛利率不增反降。
財經網注意到,2020年三問家居醫護產品的毛利率為22.27%,高于綜合毛利率,與此同時,三問家居其他主營產品的毛利率相較2019年均有所下滑,其中,家紡產品的毛利率由20.98%下滑至16.03%,服飾產品的毛利率由25.57%下滑至16.68%,面料產品的毛利率由18.07%下滑至11.92%,除醫護用品外其他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均低于綜合毛利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三問家居的毛利率始終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三問家居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1.04%、22.46%和18.63%,而同行業可比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3.15%、23.44%和19.70%。2020年三問家居新增業務醫護產品的毛利率為22.27%,同樣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49.74%。
新增醫護產品經營范圍后,三問家居仍難挽回毛利率下滑的局面。
據天眼查數據,2021年1月11日,三問家居變更經營范圍,新增“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信息咨詢服務”等項目;2021年4月16日變更經營范圍,新增“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服裝服飾批發、個人衛生用品銷售、化妝品零售批發”等項目。
以家紡起家,三問家居近期經營范圍卻頻繁變更。
由上述數據可知,2020年三問家居的主要產品家紡、服飾、面料等毛利率均有大幅度下滑。此時,三問家居不聚焦主業提升毛利,卻頻繁變更經營范圍,新增諸多關聯性不強的業務,“紙面繁榮”之下,三問家居的資本之路迷霧重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