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 08:1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電鰻快報》觀察,關于復旦微電子核心技術方面,發審委詢問了多個問題,包括安全與識別芯片、智能電表芯片、FPGA芯片等方面的市場占有情況及規劃、研發情況,以及公司的...
《電鰻快報》文/高偉
近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審核委披露了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旦微電子”)相關回復函,但經《電鰻快報》發現,復旦微電子仍然難以說服市場的質疑,尤其是成本大增業績難撐、核心技術飽受質疑更是引起人們高度關注。
面對《電鰻快報》發去的求證函,復旦微電子選擇了閉口不言。
回復函有些牽強
據《電鰻快報》觀察,關于復旦微電子核心技術方面,發審委詢問了多個問題,包括安全與識別芯片、智能電表芯片、FPGA芯片等方面的市場占有情況及規劃、研發情況,以及公司的優劣勢等。
4月28日,復旦微電子刊發了回復函。據回復函,該公司在技術方面的表述尤為詳細,但對發審委的關鍵問題回答卻含糊其辭,尤其是在研發儲備上。“在研發上述芯片的過程中,發行人的研發團隊積累了大量研發經驗,提高了對安全 SE 芯片和安全 MCU 芯片的研發能力。”據此回復函。
關于“NOR Flash芯片及產品是否存在被NAND Flash、SLC NAND Flash 迭代的風險及相應市場競爭是否存在加劇風險”方面,公司補充稱:不存在被SLC NAND Flash 迭代替換的風險,并且言稱“部分領域 NAND Flash 甚至呈現出替代 NOR Flash 承擔程序代碼存儲應用的趨勢”。
事實會怎樣,不得而知。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招股說明書中上述相關表述均具有相關依據,但公司已對招股說明書中發行人上述表述的全部內容及對其他方的類似表述進行了全面修改。
業績有點撐不住
復旦微電子于2020年9月30日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23億股,募集資金6.00億元,將用于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發展與科技儲備資金。值得注意的是,復旦微電子曾于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只不過證券簡稱為“上海復旦”(http://01385.HK)。
《電鰻快報》注意到,復旦微電子凈利潤連續3年下滑,特別是2019年出現虧損。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4.50億元、14.24億元、14.73億元、7.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9億元、1.28億元、-1.50億元、0.69億元。
復旦微稱,其2019年出現虧損主要系加大研發投入、計提更多存貨跌價準備以及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如果未來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產品研發不及預期,其將在一定時期內無法實現盈利甚至出現上市當年虧損的風險。
另外,2017-2019年復旦微電子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0.93%、46.62%、39.46%,2019年已跌破4成。而同期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則相對穩定,與復旦微電子的差距由15.97個百分點縮小至5.57個百分點。
對于這一情況,復旦微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其主要產品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受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加劇的影響,產品售價下降較為明顯,部分產品毛利率貢獻出現下滑,從而對綜合毛利率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晶圓成本持續上升
《電鰻快報》了解到,作為集成電路行業垂直分工模式下典型的Fabless(僅從事芯片設計,無晶圓廠)設計公司,晶圓的成本及供應對于復旦微電子的經營與生產而言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據其招股書介紹,芯片產品的成本主要為晶圓成本、封裝測試成本和其他測試成本,其中,晶圓作為生產芯片的主要原材料,其成本占據整個芯片成本的50%以上。
然而,復旦微電子在報告期內對于晶圓成本的控制并不到位。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復旦微電子購買的晶圓單價分別為6052.60元/片、6562.91元/片、7302.47元/片和7664.46元/片,采購價格持續提升,報告期末較2017年漲超26%。
這一變化產生的影響也直接在復旦微電子的直營業務成本上呈現出來。數據顯示,2017—2019年復旦微電子設計及銷售集成電路(占其主營業務營收9成以上)成本中,晶圓成本分別為37699.46萬元、41822.22萬元、50750.00萬元、22134.34萬元,占比則由56.77%逐漸提升至64.45%。倘若這一趨勢延續,復旦微電子的成本壓力無疑將也進一步提升,并最終限制其盈利能力提升
供應商過于集中
復旦微電子采用 Fabless 模式經營,公司主要進行集成電路的設計和銷售,晶圓的制造、封裝和測試等生產環節主要由專業的晶圓代工廠商和封裝測試廠商來完成。
由于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均為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業,本身行業集中度較高,相應地公司供應商集中度也較高。報告期內,復旦微電子向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的金額分別為 52,717.65 萬元、69,606.07 萬元、62,829.25 萬元和 26,256.32 萬元,采購占比分別為 71.31%、76.12%、74.34%和 72.44%,供應商集中度較高。
若晶圓市場價格、外協加工費價格大幅上漲,或由于晶圓供貨短缺、供應商產能不足、生產管理水平欠佳等原因影響公司的產品生產,將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品出貨造成不利影響。
鑒于集成電路行業典型的全球化分工合作特點,如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有可能造成產業鏈上下游交易成本增加,從而可能對公司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將繼續跟蹤報道復旦微電子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