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11:10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面對康巴赫方面的來勢洶洶,作為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蘇泊爾迅速展開了反擊行動。
康巴赫“蜂窩不粘專利技術”,并圍繞該專利技術生產、銷售了一系列的侵權產品(包括但不限于蘇泊爾CC32JA1套裝),嚴重損害了康巴赫的合法權益。因此,其要求蘇泊爾立即停止侵權。
面對康巴赫方面的來勢洶洶,作為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蘇泊爾迅速展開了反擊行動。
2019年10月23日,康巴赫新聞發布會召開當天,蘇泊爾即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現金300萬元提起訴前行為保全擔保,要求康巴赫立即停止可能影響蘇泊爾公司商譽的不當宣傳行為。
2019年11月21日,蘇泊爾正式提起訴訟,指控康巴赫前述行為構成商業詆毀,索賠1500萬元。
刪博、道歉、賠償
在經歷了漫長的審判之后,6月3日,此案的終審結果正式出爐。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康巴赫商業詆毀成立。
判決書顯示,對于巴赫公司(康巴赫)辯稱其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系出于維護自身專利權,沒有商業詆毀的主觀故意,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判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商業詆毀,其判定標準是該行為是否屬于捏造、散布虛偽事實,對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或商品聲譽造成了損害。
據稱,虛偽事實既包括無中生有的編造,對真實情況的惡意歪曲,也包括不公正、不正確、不全面地陳述客觀事實的行為。特別重要的是,基于客觀存在的事實可分為真實、虛假和未定論三種狀態,如果經營者對于未定論的事實,沒有客觀公允地表述其“未定論”的狀態,而是故意將未定論的狀態作為已經定論的事實來進行宣傳散布,誤導公眾產生誤解,造成競爭對手商譽貶損,亦屬于捏造、散布虛偽事實的行為。
因此,浙江省高院判定康巴赫商業詆毀成立,并判決康巴赫方面進行刪博、公開道歉、賠償300萬元。
具體表現為,康巴赫方面應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在《羊城晚報》A3版(整版)、“康巴赫官網”、“康巴赫官方微博”新浪微博、“康巴赫”微信公眾號刊登聲明,為蘇泊爾消除影響;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日內賠償浙江蘇泊爾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共計300萬元。
此外,康巴赫方面應立即停止傳播、編造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的行為,即立即刪除新浪微博平臺上“康巴赫官方微博”主持的“感謝你蘇先生”“康巴赫的反擊”“康巴赫蜂窩不粘鍋宣言”3個微博話題以及部分微博博主發布的相關微博內容。
《國際金融報》記者6月3日下午搜索發現,目前微博上面的相關話題及內容仍未刪除,部分話題的閱讀量已過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業詆毀案敗訴之外,康巴赫方面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也被駁回。
蘇泊爾方面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康巴赫訴蘇泊爾侵權的案子,在商業詆毀一審的時候就被駁回了。”
據記者了解,2020年11月1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內容顯示,2019年11月18日,康巴赫的上述涉案專利權部分無效,其在本案中所主張的專利獨立權利要求被認定為不具備創造性,涉案專利現處于效力不穩定狀態。因此,法院駁回了康巴赫方的全部訴求。
行業競爭升級
據了解,相較于蘇泊爾,康巴赫的創立時間并不長,于2012年才開始推出產品。
在品牌創立初期,康巴赫一直號稱是德國品牌,但實際上,康巴赫品牌炊具背后的運營者和商標持有人,是浙江巴赫廚具有限公司,其最大股東為法人周和平,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康巴赫自詡德國品牌,以“假洋鬼子”的身份欺騙消費者,到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向蘇泊爾提起專利訴訟,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幾方面來看,康巴赫是一家投機取巧心較強的企業。
在梁振鵬看來,“康巴赫此前大肆宣揚蘇泊爾侵權,將蘇泊爾告上法庭等行為均是一種典型的‘蹭名牌蹭熱點’的行為”。
不過,在產業觀察家洪仕斌看來,康巴赫上述舉動并非是碰瓷蘇泊爾。
洪仕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首先,作為一個新興品牌,康巴赫通過新興渠道已經在部分人群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沒必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知名度。其次,如果雙方真的懸殊較大,蘇泊爾認為康巴赫碰瓷,那么蘇泊爾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沒必要繼續通過打官司為對方做嫁衣,這一定程度上說明蘇泊爾是感受到了康巴赫方面對其帶來的威脅。
我國餐具、廚房行業發展至今,已經算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行業的發展也進入到一個多品牌紛爭的時期。事實上,蘇泊爾和康巴赫之間的訴訟大戰背后,折射的便是廚電行業競爭加劇。
“目前,廚電行業的競爭已經從原來的打廣告戰、價格戰、渠道戰、營銷戰這種低層次的、粗放式的競爭升級為現在的技術戰、專利戰、品質戰、創新戰等。”梁振鵬總結道。
那么,新競爭環境下,未來,廚電行業的制勝秘笈是什么?
洪仕斌直言,一方面是技術;另一方面就是渠道。
梁振鵬則告訴記者,未來,廚電行業的技術研發、專利創新、品質工藝的比拼應該放在核心首要位置,“這也是未來廚電行業乃至整個中國家電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出路”。
在采訪的最后,梁振鵬還特別補充道,在家電領域,過去至今,一些不知名的中小企業為了快速打開市場,往往會從自己的品牌、血統、身份著手,將自己包裝成“假洋鬼子”,此類事件層出不窮。他指出,其實現在國產品牌的生產工藝、質量,至少在家電行業應該說是越來越成熟,產品質量都不會有問題。因此,他希望消費者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去盲目迷信“假洋鬼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