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 15:1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詩鈺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指導思想來看,《方案》指出,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推動數據中心、云服務、數據流通與治理、數據應用、數據安全等統籌協調、一體設計,加快打造...
近日,為加快推動數據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算力樞紐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從指導思想來看,《方案》指出,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推動數據中心、云服務、數據流通與治理、數據應用、數據安全等統籌協調、一體設計,加快打造一批算力高質量供給、數據高效率流通的大數據發展高地。
所謂“大數據”,就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證券日報》記者查詢獲悉,2011年以來的近十年之間,大數據企業的注冊量呈逐年增長趨勢。截至目前,我國在業/存續“大數據”相關企業共有18.65萬家,其中2019年新增2.59萬家,2021年1月份至5月份新增4.28萬家,同比增長152%。從城市分布來看,深圳、上海、西安分別以1.6萬家、1.41萬家、1.15萬家位列前三。
值得關注的是,從節點定位來看,按照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這8個樞紐節點,將作為我國算力網絡的骨干連接點,統籌規劃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發展數據中心集群,開展數據中心與網絡、云計算、大數據之間的協同建設,并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戰略支點,推動算力資源有序向西轉移,促進解決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葉銀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東數西算”工程建設一方面將拉動新基建和傳統基建投資,另一方面將拉動相關高技術產業投資。由于“東數西算”的地理距離原因,還將拉動云遷移、數據流通和網絡安全等相關高技術服務產業投資。
談及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葉銀丹表示,在發展數據中心和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過程中,需特別注重西部地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能耗問題。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愿景的推進實施,節能環保對各個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葉銀丹建議從四個方面入手,協調好數據中心發展與綠色環保之間的關系。一是“東數西算”工程建設過程中,發揮好西部地區在土地、清潔能源、氣候等方面的優勢,建設配套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擴大綠色能源對數據中心的供給。二是注重算力中心選址,優先選擇電力資源(尤其是風電、太陽能電等清潔電力資源)豐富地區,減少電力運輸過程中的損耗。三是在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優化模式、技術等方面,提高計算效率以及電力使用效率。四是大力發展余熱回收利用等技術,并鼓勵數據中心使用這些綠色節能技術,實現能源再次利用。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過程中,最關鍵或難度較大的環節有兩個:一是頂層設計和多元協同,頂層設計需要考慮各地的土地供應、能源保障、氣候條件、發展訴求等多個因素,具體落實過程中需要充分考量東西部地區的有效銜接、數據中心底層建設與上層應用之間的脫節等問題;二是確保數據有效流通,需要加快完善數據采集、處理、確權、使用、流通、交易等環節的制度法規和政策機制,加快數據要素權責、打通數據流通交易堵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