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0 09:06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際醫學雖然連續虧損三年,但該公司采用了處置資產的方式避免了歸母凈利潤的虧損,從而避免了“披星戴帽”。
????????7月21日,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際醫學)(000516.SZ)被深股通連續3日賣出共計293.26萬股的消息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自6月初國際醫學股價觸及最高21.66元/股至7月28日收盤以來,僅一個多月股價累計下跌超40%。
????????在此之前,7月10日國際醫學發布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1-6月營業收入13億元至13.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52億元至-3.62億元,去年同期疫情期間為-3.44億元,同比下滑2.33%-5.23%。值得關注的是,自2014年宣布轉型醫療服務以來,國際醫學主業營收一路下滑,至今已經連續三年虧損。
????????1
????????主業連續三年虧損
????????國際醫學現在旗下擁有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業類稱為高新模式)、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簡稱西安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簡稱商洛醫院)、西安國際生殖醫學中心等醫療機構。
????????2018-2020年,國際醫學營業收入分別為20.39億元,9.91億元、16.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43億元、-4.13億元、0.35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4.69億元、-6.48億元,扣非凈利潤累計虧損達11.51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降低,到2020年降至負數,2018-2020分別為22.10%、14.31%、-9.21%。
????????對此國際醫學稱,業績虧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于2021年上半年實現全面投用,導致運營成本、期間費用相較于營業收入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二、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本報告期內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公司凈利潤影響約為-7124萬元;三、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并完成授予登記,本報告期產生費用對公司凈利潤影響約為-3127萬元。
????????國際醫學雖然連續虧損三年,但該公司采用了處置資產的方式避免了歸母凈利潤的虧損,從而避免了“披星戴帽”。
????????2018年,國際醫學通過處置資產收益、政府補助、投資理財等非主業實現歸母凈利潤21.84億。2020年同樣通過投資理財等非主業收入,實現非主業收益6.93億,抵消主業虧損6.48億,最終實現歸母凈利潤4536萬。
????????根據國際醫學公布的財報,2018-2020年,國際醫學理財收益分別為3352.53萬元、2254.27萬元、1487.90億元。具體投入的資金為,2018年底,公司持有銀行理財7.76億元,2019年耗資15.52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當年贖回19.96億元,期末銀行理財余額為3億元。2020年購買理財17.71億元,贖回15.70億元,實現理財收益1487.90萬元。截至2020年國際醫學財務費用達到1.51億元,而利息費用為1.54億元。
????????顯然,國際醫學的理財收益并不足以覆蓋其利息,那么這樣的理財投資就顯得比較“雞肋”了。對此國際醫學在財報重大變故中稱,財務費用的上漲是因為公司及子公司利息支出增加影響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2020年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退市新規,新增“扣非凈利潤+營業收入”組合指標,其中明確營業收入中應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這對于國際醫學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對《投資者網》表示,以現在的新規,有些公司按照以前通過投資、處置資產等方式“扭虧為盈”的做法,可能就達不到現在這個標準了,目前的新規主要是鼓勵各家公司振興主業,通過主業的發展來實現盈利的穩定增長,改變經營狀況,而不是通過財務來做報表游戲。
????????此外,關于國際醫學的財務問題,該公司對《投資者網》回復稱,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自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逐季改善,呈現減虧趨勢;自2020年三季度開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轉正,過去幾個季度的現金流表現延續向好趨勢。
????????2
????????實控人低價參與增發
????????WIND四級分類中國際醫學屬于“保健服務設施”行業,2020年末該行業資產負債率中位值為38.25%。2018年—2021年一季度末,國際醫學資產負債率分別20.94%、50.19%、58.49%、54.13%,高于WIND分類中同行業平均水平超20個百分點。此外,國際醫學的利息費用也由2018年的0.16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1.54億元,成為最主要費用增長項目。
????????因主業連續虧損,借款陸續又進入還款期,國際醫學償債能力也因此不斷下降。從利息費用支付保障來看,2020年該公司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僅為0.27;且2020年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小于1,處于較低位置,均顯示其短期償債能力不足。
????????或是為了緩解負債壓力,公司控股股東陜西世紀新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世紀新元”)2020年通過定增形式向國際醫學增資10億元,但國際醫學當年的資產負債率同比2019年的50.19%仍出現上升,為58.49%。2021年一季度這一指標雖有所下降至54.13%,但仍高出WIND四級分類中同行業的均值近20個百分點。此外,世紀新元的股票質押率也不斷走高,截至7月21日企查查顯示,公司實控人旗下兩家持股公司世紀新元和申華控股累計質押3.8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6.98%,質押率已超過50%。其中世紀新元持股質押率達50.37%。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6日國際醫學曾發布非公開發行增發預案,發行對象為世紀新元擬發行3.05億股。而發布增發預案時,該公司股價就已經漲到5塊以上,但該次增發價格卻低至3.28元。即使近期公司股價下跌超40%,截止7月28日國際醫學股價13.02/股世紀新元仍有浮盈約28億。
?
????????(截圖來自:國際醫學公告)
????????關于國際醫學折價增發的做法是否顧及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該公司對《投資者網》表示: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認購對象的確定方式及認購情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等制度的要求,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即3.28元/股。
????????3
????????剝離醫美業務的醫美概念股
????????為何國際醫學財務狀況如此表現仍能出現股價的大幅上漲,這和該公司自2020年末開始被市場當作醫美概念股進行熱炒有關。
????????近年來,隨著醫美行業的蓬勃發展,資本市場中的醫美概念股也受到熱捧。因此,國際醫學對漢氏聯合的收購也搭上了這一熱門概念。
????????2014年底,國際醫學以2.7億現金以較高溢價收購漢氏聯合,漢氏聯合是一家主要做干細胞技術研發與應用的企業,號稱旗下有全球首家“干細胞銀行”,當時收購的主要業務為胎盤干細胞采集和存儲服務、干細胞美容抗衰老和干細胞藥物開發三大板塊。這也是國際醫學被劃入醫美概念股的主要原因。公司股價由此一路上升至今年6月初最高21.66元/股,是去年6月初股價的4.35倍。
????????但值得關注的是,國際醫學早在2020年12月就已經將所持漢氏聯合的全部股權出售。《投資者網》查詢得知,截止目前該公司旗下僅剩一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整形醫院與醫美沾邊,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其實是一個綜合醫院,其醫美類業務占整個醫院乃至整個公司業務比例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從估值來看,7月23日國際醫學PE(TTM)為618倍、市凈率6倍、市銷率17倍,均處于較高水平。如果說資本市場可能給醫美概率股更高估值的話,那么在漢氏聯合業務剝離后,該公司的醫美成色又如何呢?對此,國際醫學對《投資者網》回復稱:為了更好地滿足公司醫美項目板塊發展,目前公司已啟動整形美容專科醫院建設項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